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集东夷骨刻文题联庆祝国庆76周年
天 琮

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这副以东夷骨刻文集成的楹联书法作品:天佑中华呈盛世,地融古国得图强。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的献礼,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作品将古老的文字形态与新时代的盛世气象相融合,展现出深邃的文化意蕴与时代精神。

上联“天佑中华呈盛世”,以“天佑”起笔,既蕴含对国运昌隆的祈愿,更暗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民族奋斗史。“呈盛世”三字则直抒胸臆,描绘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当代图景。骨刻文朴拙的笔画在此承载的是对新时代的礼赞。
下联“地融古国得图强”,巧妙对应上联的时空维度。“地融”既指地理疆域的融合统一,亦喻文明血脉的绵延不绝;“古国”二字点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厚度,而“得图强”则昭示着古老文明在当代焕发的生机活力,凸显出继往开来的进取姿态。
尤为珍贵的是东夷骨刻文这一载体。作为比甲骨文早1300多年的文字雏形,它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源头记忆。丁再献先生以学者眼光选择这一古老文字集联,不仅展现了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意识,更构建了“文明源头”与“现代中国”的意象链接,使楹联成为一场跨越数千年的文明接力。
这幅作品既是书法艺术的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宣言。它告诉我们:盛世气象既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宏大的叙事中,也蕴藏在对文明血脉的虔诚传承里。当古老的笔画在当代焕发新生,正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生动诠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六载华诞之际,这副楹联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提醒我们:真正的盛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繁荣,更是文明薪火的相传与创新。而这,正是“天佑中华,地融古国”的深层寓意所在。
2025年9月28日/乙巳八月初七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