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文章 履职为民显担当,合力破解“停车乱”的治理样本
文/石牌民情联络员 池朝兴
2025年9月28日
一条原本在早晚高峰“寸步难行”的城市支路,短短数日便实现了通行能力的显著提升,赢得了周边居民的由衷点赞——发生在广州天河区龙口中一街的这场可喜变化,并非偶然。它是在人大代表的有力推动下,各方力量凝聚共识、协同作战的成果,生动诠释了“履职为民显担当”的深刻内涵,为破解类似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一、 担当,体现在对民生关切的敏锐洞察与主动作为上。
龙口中一街连接着天河北路与龙口中路,是其所在区域交通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此前泛滥的违规停车现象,看似是城市发展中的“常见病”,实则严重堵塞了交通脉络,降低了公众的出行效率与生活品质。这一问题能被迅速提上日程并有效解决,关键在于人大代表这座“连心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扎根于基层,真切地听到了群众的呼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影响广泛的民生痛点,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积极履行监督与建言的职责,将民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政府的“履职清单”。这种源于基层、服务基层的主动作为,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治理理念的鲜活体现。
二、 合力,彰显在跨部门协同攻坚的治理智慧与执行力上。
城市治理中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往往盘根错节,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根除。龙口中一街“积弊已久”的违停难题能够被成功破解,“合力”二字是核心密钥。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相关部门没有互相推诿,而是迅速响应,组建专项行动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集中整治。这背后,是一条清晰的“民意驱动—代表监督—部门联动—精准施治”的治理链条在高效运转。它打破了可能存在的行政壁垒,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攻坚态势,最终将久拖不决的顽疾彻底清理。这种协同作战的模式,展现了现代城市治理所需的系统思维和强大的执行能力。
三、 成效,落脚于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
治理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报道中“纷纷点赞”四个字,虽简洁却有力,它是民意最直接、最真实的反馈。从曾经的怨声载道到如今的交口称赞,从“寸步难行”到畅通无阻,这一鲜明对比充分证明了此次整治行动击中了要害、办到了实处。道路的畅通,不仅提升了通勤效率,更疏通了我们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优化了整体的营商环境与居住体验,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龙口中一街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履职为民的担当精神,并善于凝聚各方合力,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及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家平台主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