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红色小延安(六章)
其一、 十三万两送延安
周庆芳
筹集军需何惧难,
十三万两送延安。
疾风暴雨腮撕痛,
越岭翻山鞋戳残。
暮掩地雷擒拉运,
晓蒙关卡匿衣冠。
招携怀远拼忠勇,
血赤金黄天下丹。
其二、道头五小:招远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
周庆芳
道头万寿寺高哉,
五小鸿勋办起来。
向往少年同志社,
倾心火种读书台。
青葱岁月眨星眼,
热血须眉映赤腮。
可喜莱阳飞凤至,
红花共产应时开。
【】“道头五小”,全称“招远县第五高等小学”,因校址在道头,俗称“道头五小”,学校由道头村清末秀才、中国同盟会员王鸿勋创办,后其子王檐雨担任该校校长。
【】莱阳飞凤,指1933年6月、7月莱阳中心县委先后派王之凤等人,来道头五小发展王德安、李厚生、董瑞生、臧商彝为中共党员,帮助成立了中共道头中心支部,是为招远县第一个党组织。
其三、王鸿勋王檐雨父子:招远革命的先驱
周庆芳
鸿勋其父子檐雨,
变革投身何所惧。
五小校园浮暗香,
一团烈火得深悟。
经寒历暑丑时归,
戴月披星午夜驻。
乔梓劬劳卒马前,
尽忠家国人人慕。
【】王鸿勋,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创办招远县立第五高级小学(俗称“道头五小”),其子王檐雨,原名王汝梅,蓬莱八中毕业后,出任县教学科长、道头五小校长,道头镇长,县大队政委。
【】招远革命老区发展史载,道头五小,成为中共招远第一个地方党组织诞生地。王氏父子当时虽没有正式履行入党手续,但却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招远县志载,1940年8月9日夜,王鸿勋同儿子王檐雨回村一把火焚尽全部家私,带领全家投身抗日洪流。1947年,王鸿勋捐献全年津贴5000元(北海币),并动员夫人献出历年储蓄10000元,并表示,要倾家荡产,拿出全部老本来支援解放战争,不打倒蒋介石,不领一切供给。王檐雨,历任县大队政委,西海专署副专员,华东农林特产处处长等职。
【】乔梓,喻指父子。
其四、王敬亭:“五殿阎君”锄奸英雄
周庆芳
走近英雄王敬亭,
春雷訇响震心灵。
兵工厂里是神器,
县大队中多异经。
拔掉汉奸闻丧胆,
端平碉堡铲高屏。
胶河东岸尤呜咽,
勇士魂归化将星。
【】老促会提供资料:
王敬亭(1909-1946) 招远抗日武装领导人之一招远市齐山镇道头村人,1926年毕业于招远县中学。翌年,在本村小学任教。1928年于国民县政府民众教育馆任教。1930年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1931年至1938年,在招远县第五高小任教,受校长王檐雨启发,思想进步,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8年冬,参加招远县大队任秘书。1939年冬,调西海兵工厂任主任。1940年10月,招远县大队升级为西海指挥部直属中队后,中共招远县委派王敬亭任招远县大队副大队长(队长由县长兼任),着手重建县大队工作。上任后,将部分区中队和小队编入县大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组织了两个连,同时将七区、八区区中队合编为县大队第三连。针对新成员多、成分复杂、政治和军事素质低的现状,他积极组织队员进行军事训练,并委派连长以上干部到胶东抗大分校学习,使新组建的招远县大队在训练和斗争的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铁面无私,锄汉奸于道头,抗敌于栾格庄,在攻克夏甸、薄家炮楼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使日伪军闻风丧胆,敌人送他外号“五殿阎君”。1944年9月,调任平度县独立营营长。1945年升任西海军区独立二团团长。1946年10月,在胶河东岸率团阻击国民党54军198师的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
其五、陡崖曹家: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2月25日于此地成立(通韵)
周庆芳
水岸勾山连陡崖,
曹家喜把大旗插。
雄图抗日多奇计,
民主匡时开靓花。
西海兵工雷炮响,
仙庄激战喊声佳。
几番欣慰除倭寇,
快意恩仇捷若霞。
【】1940年2月25日,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于陡崖曹家村成立,选举我县第一个中共党员王德安(夏甸留仙庄村人)为我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胶东西海区兵工厂设在夏甸勾山里大李家沟村(是村已并入小李家沟村)。
其六、曹维杰:“胶东刘胡兰”
周庆芳
何曾怕苦怯严寒,
催泪勾山有凤鸾。
青妇热情亲姐妹,
陡崖笃意好仙丹。
浇开水烫投轻蔑,
扎铁丝穿慕巨磐。
巾帼岂输男子汉,
曹家维杰逼胡兰。
【】浇开水烫,是谓被敌人用开水烫掉头发。扎铁丝穿,是谓敌人用铁丝穿挂乳房,用火烧下身,都是敌人对中共党员勾山区、城关妇女主任曹维杰惨无人道的刑罚。
【】据招远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招远县志·人物志 卷31记载——
曹维杰
(1921一1947),女,山东省招远市陡崖曹家村人。
曹维杰的家乡地处山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比较活跃。招远早期共产党员李厚生和曹家是亲戚,常到她家落脚,曹维杰兄妹深受其影响,兄妹三人投身革命。1941年,曹维杰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曹维杰任村青妇小队长,工作积极热情,大胆泼辣,得到区里好评。1943年,调勾山区委任妇女主任,1944年10月调任城关区妇女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曹维杰调招远县实业科任生产股长。
1947年9月,国民党军队侵占招远。曹维杰随机关带领农村积极分子转移。10月4日,曹维杰因脚小落于队后,路过李家庄子时,被认识她的伪保长和王家大沟还乡团王得美发现,遂遭逮捕。匪徒们软硬兼施,向曹维杰追要“坚壁”物资和共产党城区组织名单。曹维杰坚贞不屈,怒斥匪特。敌人无计可施,采用了沸水烫身、针刺乳房、火烧下身等惨无人道的酷刑,曹维杰只是回答“不知道”!敌人恼羞成怒,将其枪杀。
作者简介:周庆芳,字舫子,原籍山东招远,现客居安丘。中学高级教师(退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潍坊作家协会会员,烟台楹联家协会会员,安丘诗词楹联协会常务理事,招远安丘两市作协会员,《齐鲁新文学》副主编、《安丘文艺》副主编,著有诗集《轻舫摇梦》、散文集《梦萦乡井》、诗词集《远丘诗草》等。曾荣获全国首次诗词百家遵义寻春诗会金奖,山东诗词学会组织的“文化兰陵”杯诗词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唱响安丘”征文大赛二等奖,偶有作品在《作家报》《大众日报》副刊《烟台日报》《潍坊日报》等报刊刊载。
在招远市阜山镇九曲村第一届采金委员会旧址,来自招远魁星路小学的十几名孩子和家长一起聆听了村干部的讲解,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近年来,招远市阜山镇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融入统战元素,打造统战基地,策划主题系列活动,让旧址遗迹成为理念信念教育的实境课堂,引导统战领域、社会各界厚植“同心红”,画大“同心圆”。
阜山镇打造九曲村第一届采金委员会旧址——迟家村红色革命基因展室——南院庄党建融合发展区迟浩田将军展室等红色统战教育线,按照“资政、存史、育人”的理念,结合统战领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推进红色基地“党建引领、统战融入”,讲好红色统战故事。
为推动统战领域相关组织与红色基地共建联姻,阜山镇计划将商会、有关宗教场所和企业、学校等集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主题线路,向统战人士和社会各界发出红色邀约,展开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接受革命烽火教育的洗礼。
(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