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二大文件宣讲队
作者:赵庆熙
一九八二年九月,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这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十二大政治报告从经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报告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如何将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及时传达贯彻到每一个职工群众,是当时各级党政领导的重点工作。我当时是徐圩盐场农工商公司团总支书记,在公司班子会议上,老经理笑着对我说:“小赵书记你年轻文化水平也高,理解领会能力强,你就把十二大文件精神的主要内容准备准备,给我们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辅导一下。”
我欣然接受任务,因为我很清楚,在农工商公司的班子中我最年轻,而且文化程度最高,学习辅导的工作,毋容置疑地要落到我的头上。党的十二大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重大举措:像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等。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国家提出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命题等等。这些重大举措,广大干部职工能否理解接受并贯彻执行?这些都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就把这些作为辅导课的重点来准备。为此,我前往党委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寻求帮助,又深入基层,了解一线干群的想法和需求。经过一个星期认真准备,我向公司领导汇报准备情况,领导决定除公司全体人员参加外,还吸收公司下属所有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由于我准备充分,加之言之有据的生动事例,我的辅导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后,下属各单位的领导纷纷找到我,共同交流对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的认识,还主动邀请我到他们单位交流辅导,他们还相约一起找到公司党政领导,请求领导安排我去给他们单位职工上课。
公司领导将基层单位负责同志的想法和要求转告我,征求我的意见。当时徐圩盐场的农工商公司还和场养殖公司、生活服务公司等合并在一起,公司涉及十几个行业,有二十几个单位,一千几百名工人,而且青年工人占百分之八十,把这些青年职工引导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各单位生产经营确实能起到莫大的促进作用。十二大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很有必要,但是光靠我一个人轮流宣讲显然是不行的,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加之个人的知识面、接触社会的广泛性都太窄,我斟酌再三,还是觉得组织一个宣讲小队,大家共同承担,发挥集体智慧,效果会更好。我向公司领导坦诚自己的想法,得到领导的支持。
在公司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农工商公司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宣讲队很快组成,骨干力量是我们团总支成员。当时我们分行业归类成立六个团支部,但如何对全公司几十个单位一千多名职工传达贯彻这就是个大考验了,于是我萌生了组建公司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宣讲队,并提出具体方案,得到公司党政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按方案,我们首先选拔宣讲队成员,主要从团总支内及全公司一千余名青年中选拔,要求政治品德过硬、有一定理论功底和宣教能力六名同志担任,公司团总支还专门组织对抽调选拔上来的队员进行集中学习、共同研讨、相互交流培训,我们将十二大文件的重点内容分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引入市场经济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观点;加强教育改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等六个重点内容,每人承担一个重点内容进行准备,准备好后,又集中开展试讲,让全体宣讲队员相互讲评,完善讲稿,这样反复斟酌讨论数次,方才最后定稿。
就这样,徐圩盐场农工商公司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宣讲队积极活跃在公司各下属单位:像养殖厂、贝雕厂、小农场、小盐场、砖窑厂等,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无论刮风下雨,都没有影响他们正常的宣教活动,一个月内共宣讲三十余场。做到全公司下属企业一家不漏。有时他们还会被场内友邻单位邀请前往宣讲。
宣讲队的活动对农工商全体干部职工全面了解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争做四有新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同时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斗志。给整个徐圩盐场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学习,起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时的《淮北盐工报》和《连云港报》都在头版专门刊文介绍了徐圩盐场农工商团总支党的十二大文件精神宣讲队的经验。
2016年8月26日写于江苏连云港
作者简介:赵庆熙:本科学历,做过代课老师, 农场农工、盐场工人、搞过行政管理,公务员退休。 喜欢文学,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获奖文章十余篇,一九九0年与朋友合著《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新论》,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作者任副主编,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 二0二五年六月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专著《平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