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霆震世 诗句铿锵
——论陈东林教授“大雷霆诗派”的独特品格与流派特质
文|孔裔章子
一
在中国诗歌发展脉络中,从古典诗词的婉约豪放,到现代诗坛的朦胧诗派、口语诗派,各流派皆以独特美学构建精神疆域。陈东林教授的“大雷霆诗派”,跳出个人情感的小格局,以厚重题材、磅礴气势与深刻思想,在众多流派中开辟出独树一帜的风格,其特质可从多维度与传统及现代流派形成鲜明对比。
A、“大雷霆诗派”的题材选取
在题材选取上,“大雷霆诗派”摒弃了小我叙事与日常琐事,聚焦于人类共同关注的“大题材”——文明兴衰、历史创伤、精神信仰,这与侧重个人情感抒发的流派截然不同。传统田园诗派偏爱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现代口语诗常以生活片段为素材,朦胧诗派多探索个体内心世界,而“大雷霆派”则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人类文明维度。
B、“大雷霆诗派”的风格特征
从风格特征来看,“大雷霆诗派”打破了婉约派的含蓄柔婉与朦胧诗派的晦涩隐喻,以“雷霆之势”构建强烈的情感张力与视觉冲击。不同于婉约派“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细腻抒情,也区别于口语诗派的日常化、碎片化表达,它追求情感的极致爆发与意境的宏大辽阔。这种“刚劲雄浑、直击人心”的风格,是对传统柔美诗风的突破,也与现代诗坛中侧重个人化表达的流派形成鲜明差异。
C、“大雷霆诗派”的语言技巧
语言技巧方面,“大雷霆诗派”既不追求古典诗词的格律工整,也不效仿口语诗的通俗直白,而是以“精准有力、兼具意象与痛感”的语言构建诗性空间。它善用“硬意象”与强烈对比,将抽象的情感与历史具象化。不同于婉约派流水落花的“软意象”,这些意象带着历史的痛感与力量感,如同“雷霆”般撞击读者心灵,让情感与思想直接传递,实现“语言为主题服务,力量为情感赋能”的效果。
D、“大雷霆诗派”的思想深度
在思想深度上,“大雷霆诗派”超越了单纯的抒情或批判,实现了“历史反思与精神守望”的双重升华,这与侧重审美表达或个人批判的流派形成差距。许多诗歌流派或停留在情感宣泄,或局限于对具体现象的批判,而“大雷霆派”则在痛斥文明暴行的同时,挖掘更深层的精神价值。
如上,“大雷霆诗派”以重大题材、宏大风格、有力语言与深刻思想,在中国诗坛树立了独特的流派标识。它如同雷霆般震醒人们对文明的珍视,以诗歌为炬,照亮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提供了“以大情怀写大时代”的新可能。
二
“大雷霆诗派”是陈东林教授于2025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初独创的,经过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陈教授就创作了大量的“大雷霆诗派”风格的诗作。陈东林教授的“大雷霆诗派”具有鲜明的特点,它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底层逻辑的革新
该诗派主张将工业、信息、智能乃至量子时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创作,让诗歌住进科技时代。
B、新路径的开辟
以“人文与科技高度整合”为新路径,从多维度探讨人类命运与宇宙规则。
C、学术性的融入
把学术研究引入诗歌,以诗为工具探讨深奥命题,让诗成为学术表达的载体。
D、艺术语境的重构
在艺术表达上,融合传统抒情与魔幻、科幻、哲理等手法,打造多维融合的诗性空间。
此外,“大雷霆诗派”还强调强烈的情感表达与冲击力,追求在读者心中产生震撼和共鸣;运用有力量的语言和鲜明的节奏,使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考与批判精神,深入挖掘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处境。
三
作为学术探讨,应当指出的是,“大雷霆诗派”在诗歌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但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和需要避免的问题。
A、体裁带来的局限
大雷霆诗派强调将科技元素和学术研究融入诗歌。然而,过度追求科技与学术的结合,可能会导致诗歌变得晦涩难懂,失去诗歌应有的含蓄美和感染力。
B、表现形式上的桎梏
在艺术表达上,大雷霆诗派融合了魔幻、科幻、哲理等多种手法,打造多维融合的诗性空间。但如果把握不好度,可能会导致作品显得过于杂乱无章,失去内在的逻辑和主线。
C、与传统诗词的衔接
该诗派致力于开辟诗歌发展的新路径,以遏止全球诗歌被边缘化的颓势。但在追求创新和突破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对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大雷霆诗派需要在保持创新的同时,注重诗歌的可读性和情感表达,避免过度追求科技与学术而牺牲诗歌的美感;在艺术表达上要把握好度,确保作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既要勇于突破,又要善于继承,以促进诗歌的健康发展。
四
大雷霆诗派于2025年伊始由陈东林教授创立,其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机遇与挑战。
A、从机遇方面来看
大雷霆诗派具有独特的创新理念。该诗派主张将工业、信息、智能乃至量子时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创作,让诗歌住进科技时代。同时,它开辟了诗歌发展的新路径,以诗连接人文与科技,从多维度探讨人类命运与宇宙规则。
B、从挑战方面来看
大雷霆诗派作为一个新兴诗派,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所理解和接受。而且,将科技元素和学术研究融入诗歌创作,对诗人的知识储备和创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可能会限制该诗派的创作群体规模。此外,在当今诗坛门派众多、风格各异的情况下,大雷霆诗派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体而言,“大雷霆诗派”以其创新的理念和独特的创作方向,为诗歌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可喜的是,陈东林教授正在披荆斩棘的做着这方面的勤奋努力,我们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预祝他取得长足的进展。我们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也会在国内外的诗歌舞台上,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普及,静待着听到他频传的捷报!
【作者简介】:
孔裔章子:族名孔维群,孔子七十八代孙,教授、诗人、作家、画家,原《羊城晚报》策划中心策划,西安美术学院学报编辑, 西安艺术学院院长,现为丝绸之路文化院副院长、丝绸之路国际书画院执行院长、《世界华语童诗童谣精品选》主编,出版有《古风童谣十四行》《江门叱石山赞900句》《解密清明上河图2660句》等多部诗集、 小说 、剧本、专著发表并获多项国内外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