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热议张效东会长《辋川寻踪》面世
刘向东(辑录)
题 记
秋雨浸润蓝田大地,却浇不灭文化传承的炽热情怀。张效东会长以十余载深耕之功,雕琢而成的《辋川寻踪》惊艳问世。这部扛鼎之作,如同一颗投入文坛的石子,在三秦大地激起层层涟漪,不仅引发文友热烈讨论,更在电台媒体间掀起关注热潮。
它不仅是知识的凝练与分享,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是对王维辋川文化的深情续写与有力传递。让我们循着书中的文字脉络,踏入那个立体生动的辋川世界,感受王维笔下的山水意境;同时,也一同探寻张效东会长以热爱为笔、情怀为墨、执着为纸,如何让王维辋川学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绽放璀璨光芒。
一、恭贺《辋川寻踪》
披金问世🙏🙏
文/屿岩(蔺玉昌)
〈一〉
耄耋倾情系玉田,
心倾王维韵中绵。
十载搜遗寻史片,
九上央媒耀华笺。
辋川寻迹凝心血,
雅著成章慰圣贤。
坚守热忱书胜纪,
德馨文脉永流传。
〈二〉
十载潜修似垦耕,
栉风沫雨探诗踪。
几番梦绕欹湖浪,
长日情牵辋岭空。
辋水遗音探未竟,
诗佛盛誉贯霄中。
遥期何岁书堂立?
浩志凌云接昊穹。
2025.9.26
(作者系蓝田县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现蓝田养生协会执行会长。)
二、品读张效东《辋川寻踪》
王 博
以金石考据为骨,以诗性灵韵为魂,堪称当代文化寻根的典范。张效东先生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在铁钎叩石声中迸发学术火花,于竹露湿衣襟处显见赤子情怀。诗中母冢傍子墓的发现,如一道闪电劈开千年迷雾,让王维的孝义与山水诗交相辉映。考辨二十问的严谨与亦隐长吟的洒脱,恰似蓝田玉与摩诘琴的共鸣,在驳议旧窠臼时展现出破壁的胆识。这般以锄斤证文献,以镜头录诗魂的跨界求索,终使唐韵今犹存一一辋川的晚照不仅照亮了鹿柴,更渡过了云水,在当代文脉中激荡出清越回响。
2025.9.26
(作者系西安市资深媒体人,历任《陕西农民报》《人权》杂志记者。发表文章800多篇。)
三、恭贺张老师《辋川寻踪》问世
王晓兰
欣闻张老师倾注心血之大作《辋川寻踪》隆重问世,深感这是王维研究与蓝田文化的一件盛事!
张老师十年笔耕,秉烛探史,叩问千载辋川。跋山涉水,深研王维诗魂显真情。书成珠玉,大著问世,辋川踪迹终有归。学者风范,严谨细实,旁征博引,守护蓝田文脉立丰碑。
2025.9.28
(作者系西安航天工业学校原副校长,喜爱文学,作品发表于微信平台。)
四、恭贺张效东老师巨著面世
刘向东
张效东老师是“县宝式人物”,公认的文化学者,《辋川寻踪》权威作序,记者、名人青睐,媒体文友热捧,珍贵如金,令人羡慕、敬佩[抱拳][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玫瑰]
七绝.学者张老(下平八庚)
新书贵显儒才博,史院专家赞诵声。
惊世中央媒约客,张公学者德光荣。
2025年9月26日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省散文学会、市作协会员。)
五、热烈祝賀張效东会長扛鼎力作《辋川寻踪》出版发行
苏文蔚
十年艰辛著鴻篇
辋川寻踪喜出版
研究王維捷报传
国庆节前厚礼献
2025.9.26
(作者系西安市司法局原副局长。)
六、七律·桂月新声——诗贺张效东先生力作《辋川寻踪》铿锵面世(七阳韵)
禄韵亨通(王碰禄)
新书面世闪金光,十载艰辛著墨香。
感动王维图画卷,追回李白赋诗章。
探寻踪迹群山远,向导胸怀四季强。
廿景张公心血洒,蓝田史册好名扬。
2025.9.26
(作者系古诗词作家。)
七、题《辋川寻踪》一书
超然(郝文鹏)
细究深探十余载,《辋川寻踪》业已裁。
寄情山水二十景,游止既标供客睐。
亦诗亦画名盛唐,半官半隐誉佛界。
有案可稽史料全,事到如今无愧怀。
堪比陈氏《白鹿原》,枕棺之作读者爱。
唯愿王维纪念馆,尽快筑成了心结。
写于2025.9.27(中午)
(作者系省散文学会会员,著名作家、诗人。)
八、《辋川寻踪》采访观感
——贺张效东老师巨著面世
朱 锋
千载辋川画卷呈,
张公跋涉访遗踪。
白石滩前勘旧迹,
欹湖岸畔辨遗风。
鹿柴深处询村老,
银杏荫中觅句工。
镜头漫摄烟霞色,
笔墨深摩摩诘容。
廿景图间藏古韵,
百篇考据见精诚。
银杏树映诗佛绿,
巨著书衔暮霞红。
若问寻踪何所寄,
蓝田文脉此中承。
全县争颂新巨著,
张公立功放卫星。
2025.9.28
作者简介:
朱锋(曾用名朱兴利)网名珠穆朗玛峰,西安蓝田蓝关街道办新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原哈軍工),航天第四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培训部主任。二0一三年退休。喜爱律诗,常作诗以抒怀,在多个网络平台发表文章。
编辑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