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师情怀 》
文 / 黄德祥
欣逢第37个教师节,非常高兴,亦感慨万千。因我是教育工作者,一辈子献身教育事业。在2008年退居二线,2015年正式退休的。
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当年生产队及所从事的农活都非常熟悉。在中、小学读书时,学校就经常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在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带领我们,背着行李,到双泉七队去割小麦。一干就是十多天。由于学业不紧,所以每到星期天,节假日,寒暑假,自己都到生产队去参加劳动。其中生产队劳动是非常辛苦的,劳累的活很多,每年都是三伏天的季节割麦子。人们顶着炎炎烈日的烘烤,晒得让人都发晕,但大家还是坚持劳动,没有一个歇工的。秋天最累的活是割谷子。那时大垅谷子长得特别粗壮,每颗谷杆儿都有筷子般粗细。左手抓一大把谷子,右手拿镰刀割下来,那是需要很大力气的。一天下来,也真够辛苦的。
放秋垅又是一个挺遭罪的活。为了使明年土地更干净,少杂草,秋季要把地里长的很高的杂草铲除。那时地里的玉米杆儿已长得比人都高了。早晨天刚亮,人们就下地干活了,干一气活后再回家吃早饭。当你一进入玉米地时,秧苗的露水像下雨一样滚落下来,转瞬间从头湿到了脚。而且源源不断地一直从头上淌到脚下。衣服湿透了,鞋里也灌满了水,而且早晨的天气又很凉,加上露水从头到脚不停的洗涤,让人感到十分难受。当铲到地头人们从地里出来时,一个个就像落汤鸡一样。待铲到近中午时。虽没有露水了,但在一人多高的青稞地里劳动,没有一丝风,闷热难捱,也是挺遭罪的。虽然当时自己只有十六七岁,由于经常参加劳动,所以在铲割地时,从没落后过,有时打头的 (领干活的人)干毛了,竟甩了一地人,落得最远的简直就有半截地。那时的劳动虽然很辛苦,但由于自己年龄还小,也不觉得有多苦多累,几十人在一起干活,反倒觉得挺有意思的。
在1972年12月份。我在当地公社中学高中毕业后,不长时间就又回到学校去上班儿了。虽然自己上了班,但还像念书时一样。一年四季,只要有时间就去生产队里劳动,生产
队记工的报单上,仍然还有自己的名字 。
在上班一段时间后,竟觉得上班还不如干点活自在,一度产生了想下去干活的念头。后来我把这事跟父亲说了,父亲是本分的庄稼人,他听后就说:“可不能下来呀,咱们能有个地方那么容易呢”?这样自己就没下来。若当时父亲说:“这事我不管,你自己酌量吧”,当时我就下去了。后来也就安心的从事教育工作了。并且尽心竭力,教学效果一直都很好,在后来每年的全县联考中,我所任学科的成绩,始终都名列全县第一.二名的位置上。在第一个教师节,自己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转年,自己又被地行署授予先进工作者,并得到了晋升一级工资的嘉奖。后来又多次被县政府授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
现在看没下去还是对的。庆幸自己听信了父亲的一句话,保住了我一辈子所从事的工作。因当时看生产队也挺好的,亦能养家糊口,生活水平和一般上班儿族相比,也毫不逊色。后来工厂黄了,生产队散了。但教育的地位却不断的攀升。在八五年国家制定了第一个教师节,把教师的地位提高了,后来国家又对教师的工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使教育在当时成为各行各业都羡慕的职业了。
(原创始发)
2021年8月
【作者简介 】黄德祥 ,黑龙江省明水县人,一九五四年生人,专科学历,退休教师,爱好文学。在2010年,搬迁至湖北省襄阳市。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春辉若诗墨飘香文学社朗诵团团长。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