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方来 男 汉族 中共党员 山东嘉祥县人 1955年10月出生 山东科技大学退休干部。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三期高研班毕业。师从胡朝水校长杨海平刘侠老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诗词楹联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岱下文苑》编辑部编审。《泰山文集》编审。文学作品涉及于诗词歌赋、楹联及杂文,其作品散见于《山东科大报》《泰山晚报》《暮雪诗刊》《对联天地》《岱宗诗社》《岱下文苑》《泰山文集》《运河联声》《西和诗社》等诗刊及公众号平台,并有部分作品获奖。
人民英雄纪念碑赋
文/狄方来
联云:
玉柱擎天,不朽丰碑铭伟烈;
金瓯永固,长存浩气贯乾坤。
巍巍玉柱,荡荡薰风。仰观霄汉,俯接神京。峙广场而镇中轴,映宫阙而贯长虹。石魄凝霜,铸千秋之正气;丰碑浴日,昭万古之精诚。尔其形若长剑,直指苍冥。裂重云而啸傲,擎浩宇以峥嵘。基座磐固,铭虎门销烟之烈火;檐顶昂藏,映金田举义之旗旌。自鸦片战争伊始,百载沉浮,血沃中原之地;几多壮烈,魂萦赤县之星。
若夫浮雕环列,史诗横陈。溯旧世之艰危,哀鸿遍野;感先躯之勇毅,铁骨成林。武昌炮吼,惊破千年帝制;五四雷鸣,唤醒亿兆民心。看南昌城头,红缨破晓;井冈山上,星火映晨。更闻长征路险,雪岭沼深;抗战旗扬,太行剑魂。至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誉战神。终换得五星耀世,九域同春。
兹碑也,非独金石之躯,实乃国魂所系。昔者太祖亲奠基石,群贤共襄盛举。白玉镌功,既愿金瓯永固;丹心照史,但祈英烈长宁。碑上铭文,有润之先生手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笔势如龙,墨透沧桑之变;字字千钧,响彻天地之间。
今我辈瞻碑肃立,恍闻鼓角声声。江流不废,岂忘投鞭断浪?盛世虽临,犹记裂帛请缨。碑者,祭也,悼往昔之碧血;碑者,警也,树来者之丹忱。愿持心香一瓣,常怀英烈;更砺肝胆三分,续写汗青。此碑立处,即是神州脊梁;此魂铸时,永为华夏明灯!
诗曰:
丰碑矗立映朝阳,血铸英魂志未央。
烽火狼烟如逝水,千秋铁笔续华章。
狄方来老师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赋》,篇首以对联开篇,以绝句收尾,中间按韵分为四段,结构上暗合“起、承、转、合”之法,结构严谨而浑然一体。
篇首对联“玉柱擎天,不朽丰碑铭伟烈;金瓯永固,长存浩气贯乾坤”,起笔恢弘,立全篇庄重之基。此为“起句”。
第一段着力写“形”。从“巍巍玉柱”到“形若长剑,直指苍冥”,赋静穆碑石以擎天裂云的动态与峥嵘,更以基座与檐顶铭刻虎门销烟、金田举义之始,奠定历史纵深。
第二段重点承“史”。通过“浮雕环列,史诗横陈”,浓缩了从武昌首义、五四风雷,到南昌枪响、井冈星火,乃至长征抗战、钟山风雨的百年壮烈史诗,终迎来“五星耀世,九域同春”。观察由远及近,叙事磅礴。
第三段转而写“魂”。纪念碑“非独金石之躯,实乃国魂所系”,由形与史,升华至精神“魂”。文中着意于“太祖亲奠基石”的史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字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感想,墨透犹在,字字千钧,铸就民族精神灯塔。
第四段与篇尾绝句共为“合”笔,核心在“志”。以“碑者,祭也,悼往昔之碧血;碑者,警也,树来者之丹忱”点明双重意蕴,发出“常怀英烈”、“续写华章”的时代强音,告诫国人铭记历史,续写新篇。
全篇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文采斐然,将历史的厚重、精神的崇高与时代的使命熔铸一炉,堪称情辞并茂、思力沉厚的典范之作。
赏析人:任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