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葡萄(押七虞韵)
架上虬藤缀碧珠,风摇翠叶影萦纡。
初擎玉盏凝晨露,渐染金酡映晚晡。
甜透肌容消暑气,香浮齿颊沁心隅。
秋来莫怪芳辰谢,酿作琼浆醉客途。
山坡羊·咏国庆(押十一安韵)
唐增虎(山东)
红旗舒卷,
金风送暖,
神州万里欢声漫。
鼓频传,
乐长喧,
初心历久情怀贯。
国泰民安秋景艳。
今,同此愿;
明,同此愿。

诗歌:《石榴》
唐增虎(山东)
五月把火种抛进绿浪
你便举起千万支火炬 燃烧
不与牡丹争华贵 只让红裙
在风里抖落盛唐的余晖
外皮把秘密攥得紧实
像祖辈藏了半生的期许
直到秋光吻开褶皱
才肯亮出满室璀璨——
那些裹着蜜的珍珠 紧紧相偎
是“百子”的谶语 也是团圆的证据
咬开时会听见时光轻响
张骞驮来的西域风 还在籽粒里流淌
武则天曾为你让长安遍染霞色
匠人把你的模样刻进门楣
盼岁月也这般 饱满 红火 绵长
此刻你裂着嘴笑
把酸甜的祝福 一颗 一颗
喂进人间的寻常
诗歌:《绚丽多彩话菊花》
风把凉意筛进枝头时
你便铺开调色盘——
鹅黄是刚剥的月光,粉白像未染的云絮
绛紫藏着暮山的影子,墨绿浸过深潭的静谧
连那复色的瓣尖,都晕着晨昏交替的呼吸
不恋春的软,不贪夏的烈
偏选霜刃试锋芒
把细碎的光,绣进渐紧的风里
有的擎着小太阳,有的卷着金丝缕
连花苞都憋着劲,要把深秋的单调
嚼出层次分明的蜜
古人曾把你插进陶瓶,写进诗句
说你是隐者的衣襟,是君子的骨气
如今你站在公园的花径,阳台的瓷盆里
用一场热闹的开落告诉人间
绚丽从不是盛夏的专利
在凉意里绽放的色彩,更懂生命的底气

议论文:
《心善之人敢直言》
直言,从来不是尖刻的利刃,而是裹着善意的灯盏。心善者的直言,无关虚荣的标榜,无关怯懦的附和,只因眼底装着对人的珍视、对事的负责,才敢冲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世俗藩篱,将真话讲得掷地有声。

心善者的直言,源于“不欺人、更不欺心”的底线。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真正的善意从不是口蜜腹剑的敷衍——面对朋友的过错,若因怕伤和气而闭口不言,任其在错误里沉沦,便是以“友善”为名的纵容;面对公共事务的偏差,若因怕惹麻烦而沉默旁观,任问题发酵成隐患,便是以“明哲”为壳的逃避。东汉名臣杨震,面对深夜赠金的下属直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份直言里没有丝毫刻薄,只有对他人品行的爱惜、对自身操守的坚守。心善者懂得,一时的“顺耳”换不来长久的安好,唯有坦荡直言,才能为他人拨迷雾、为世事纠偏差。

心善者的直言,更藏着“知其难而为之”的勇气。直言从来不是轻松的选择,它要对抗人情社会的“潜规则”,要承受“不合时宜”的非议,甚至要面对“忠言逆耳”的误解。但心善者的勇气,恰恰源于这份善意的重量——医生明知患者可能因病情真相崩溃,仍选择坦诚告知,是因为懂得“知晓才能更好应对”的责任;老师明知学生可能因批评落泪,仍选择直指问题,是因为怀揣“期待其成长”的期许;范仲淹在朝堂之上直言时弊,不惜触怒权贵,是因为心中装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天下。这份勇气,不是鲁莽的冲撞,而是善意驱动下的担当:他们明知直言可能“得罪人”,却更怕因沉默“对不起人”。

反观当下,有人将“沉默是金”曲解为处世良策,将“好好先生”奉为社交典范,却忘了真正的善意从不需要用沉默来包装。心善者的直言,或许少了些圆滑的温度,却多了份滚烫的真诚——它像冬日里的一缕寒风,虽凛冽,却能让人保持清醒;它像打磨玉石的砂纸,虽粗糙,却能让璞玉显其光华。

愿我们都能做敢直言的善者:不因怕得罪人而藏真话,不因怕麻烦而避责任,让直言成为善意的铠甲,既守护他人,也照亮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