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个梦
作者:沙漠胡杨
夜间,
我做了一个梦,
梦中我乘上了远超光速的宇宙飞船。
我的飞船越飞越快,
越飞越远!
眨眼之间,
飞出了太阳系的边缘。
我时而飞近恒星,
舱外霞光一片;
我时而穿越黑洞,
到处充满黑暗。
有人会问我去天宫做什么?
我想请佛祖派出神仙,
调停人间的冲突,
让生灵免遭涂炭。
我还想请观音菩萨把甘霖洒向人间,
让地球再也不见饥寒。
我不知飞了多久,
仍然形只影单,
心中无比茫然。
突然,
一个宏亮的声音响彻宇寰:
孩子,
你枉费心机,
必定无功而返!
天上没有神仙。
神仙是人制造的偶像,
也是统治者编造的谎言。
君不见,
历代皇帝都说自己是天子,
都称自己为天父代言。
要说有神仙,
就在你身边,
他们是你的父母,
为你含辛茹苦,
不求索取,
只有奉献!
还有多少人以天下苍生为念,
一生淡泊名利,
“ 立德、立功、立言。”
这声音来自哪里?
令我茅塞顿开,
它一定来自真理,
虽然我们摸不着、看不见。
此刻我突然明白,
自从盘古开天地,
我们把多少统治者奉为“神仙”。
而很多“神仙”却愚弄百姓,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甚至制造重大的灾难!
他们之所以能装神弄鬼,
百姓的愚昧,
是他们存在的土壤和条件。
一场梦让我明白了许多,
做人一撇一捺,
不应被任何人欺骗。
只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做人才有尊严。
而许多人跪久了,
已经不会站。
他们把灵魂出卖给权力,
甚至为虎作伥,
甘愿做邪恶势力的鹰犬。
虽然活在当代社会,
骨子里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太监。
2025年9月
吉林 白山
于建筑意象中叩问文明——评《库克船长的小屋》
《库克船长的小屋》以墨尔本菲兹洛伊公园中的建筑为锚点,将历史叙事与文明思考熔铸于诗歌语言,在具象场景与宏大命题间搭建起深刻的对话桥梁,展现出独特的认知视角与思辨深度。
诗歌的叙事脉络清晰且富有层次,从“古朴而沧桑”的小屋外观切入,继而追溯其1934年远渡重洋的迁徙史,点出“英国海外飞地”的特殊属性,让建筑成为承载历史记忆的载体。这种由表及里的铺陈,不仅交代了库克船长与澳大利亚的关联,更巧妙引出对“发现与扩张”“原始与现代”的辩证思考——既客观提及库克为英国扩张领土的本意,也不回避其带来的新制度对澳新发展的推动,打破了单一化的历史评判维度。
更具价值的是,诗人并未局限于对库克及澳大利亚历史的探讨,而是以“记忆里的英国”为转折,将视野拉向更广阔的文明坐标系。一边是“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的罪恶过往,一边是《大宪章》奠定的法治精神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这种对立式书写,跳出了非黑即白的认知窠臼,提出“借鉴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核心观点。结尾“切不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的警示,更是将对历史的审视转化为对当下发展的思考,让诗歌的现实意义得以升华。
整首诗以“小屋”这一微观意象为入口,层层递进地解构历史、叩问文明,既具备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思想的锐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多元、理性看待文明演进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