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大刀记》
王清山
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五年之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与《大刀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交集。
让记忆的转轮在脑海中飞速旋转,试图检索到早年《大刀记》的影子,可一切都像打了马赛克,模糊不清,唯有“大刀记”三个字实实在在地存在,就像失联多年的老友,只记得名字,却忘记了他的模样。
2015年,在《德曲社》公众号上,收听到刘永涛先生播讲的《风雨大刀魂—郭澄清评传》,才初步了解到中国当代作家郭澄清先生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大刀记》的前前后后。刘永涛先生是宁津县人,言辞之间自然对家乡这位文学大家饱含着深情,我也听得津津有味。从此,郭澄清与“大刀记”三个字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这时我还不知道郭澄清先生在文学界以及《大刀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直到后来才知晓,《大刀记》不仅是郭澄清先生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曾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成长。其恢宏的叙事格局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被广泛称道,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风靡全国。可惜的是,我的成长阶段竟然完全避开了《大刀记》爆火的年代。
2022年1月20日,是值得铭记的一个日子。我接了一个给客户送书的活,就是从书籍配送商那里拉上一车书,按订单地址配送到济南市区客户手里。这些书籍既有单位订书,也有书商所购,还有一部分是作者自购。按常规初步规划了配送路线,有三包书疑似作者自购,安排到了最后,联系人备注是郭洪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见过,可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大约快到中午的时间,我打通了联系人电话,他正好在家,等我到了楼下确认单元门的时候,郭先生竟然迎了下来。因为是最后一家,把书搬上楼,就有了时间闲谈几句。先生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临邑,怕他误会成临沂,便补充了一句:德州临邑。先生说:咱是老乡,我也是德州的。既然是老乡,感情自然近了一步。我看到三包书像是作者自购,便问先生书是不是他写的。先生说是他父亲郭澄清的作品,他从出版社买回来是做公益,准备赠送给德州学校的。我感到惊讶,先生竟然是郭澄清之子,他做公益之举更让我油然生出敬佩之心。
随着聊天的深入,我发现竟然和郭洪志先生同在德州作家群,怪不得起初看到这个名字有似曾相识之感。郭先生也颇感意外,我翻开微信群,恰巧看到郭先生上午刚发的一篇评论《大刀记》的文章。先生说:你也可以写写。我何德何能呀,进作家群只是滥竽充数,对《大刀记》这部文学经典只有敬仰之心,哪敢评论半句。
因为有《风雨大刀魂》印象,我认为这些书是《大刀记》,近水楼台,就想拜读一番。原来这些书是新出版的《郭澄清别集》共三册,分别为长篇小说《决斗》、人物传记《马振华英烈传》及中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没想到郭先生竟然赠送给我一套,并且都题了词且签名、钤印。无功受禄,就想给先生转账,被先生制止,我怕再坚持就不合时宜了,暗自决定,改天再来拜访先生。
然而,三年时间都过去了,我也没能回报先生。
2023年,我负责编写村志,《郭澄清别集》中的时代背景、鲁西北风貌、政治、社会生态等内容对我帮助很大,使我更容易写出那个时代特色以及代表性事件。为写村庄烈士和当地抗战历史,我网购了一部《大刀记》,以更深入了解鲁西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编写村志,需要查找大量资料,一次在网络查找资料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了郭澄清先生的一篇新闻稿《大跃进中的小镜头》,发表在1958年3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适逢《大刀记》出版50周年,于是按图索骥,又找到三篇,分别是1963、1964、1976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我想这些资料年代较长,大多是郭澄清先生一举成名之前的作品,就试着和郭洪志先生联系。看到先生很是高兴,就说明这些资料他应该还没有掌握。我觉得有了一丝回报先生的机会,于是遍寻网络,购得4份原版报纸,给先生邮寄了过去。
我想,不管哪一天,当我走进《大刀记》的诞生地-宁津县郭皋村,拜访郭澄清纪念馆的时候,看到这四份报纸,我会感到自豪的。
链接:
纪念《大刀记》出版50周年座谈会暨
《我与大刀记的故事》及书画作品征稿启事
2025年,我们迎来两个意义非凡的纪念日: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大刀记》出版5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大刀记》作为一部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典,以其磅礴的气势、鲜活的人物和深刻的家国情怀,生动再现了鲁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史诗,是民族精神的文学丰碑,影响深远。先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建党百年60部《红色经典初版本文库》《百年百部红旗谱》。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文学薪火,并重温红色经典《大刀记》这部不朽之作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特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一、举办单位
1、主办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
郭澄清纪念馆
2、承办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竹庐书院
3、协办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都市书画院
二、活动内容
1. 纪念座谈会:
拟于2025年8月26日上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纪念《大刀记》出版50周年座谈会”。
将邀请专家学者、文艺评论家、作家代表、郭澄清先生亲属及各界人士共同回顾《大刀记》的创作历程、文学成就、社会影响,探讨其蕴含的抗战精神与时代价值。
2. “我与《大刀记》的故事”主题征文:
征集对象:全国广大读者、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及各界人士。
征文主题:围绕阅读《大刀记》,收听长篇连播,观看《大刀记》连环画、影视作品的经历、感受、思考,讲述《大刀记》对个人成长、思想观念、家国情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享与《大刀记》相关的难忘记忆、研究心得或收藏故事;探讨《大刀记》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作品要求:
体裁不限(散文、随笔、评论、回忆录等均可),字数建议在1000-3000字之间。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积极向上,紧扣主题。
须为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公开出版物或网络平台发表过。
投稿请采用电子文档(Word格式),邮件主题注明“《我与大刀记》征文+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刊发平台:优秀征文作品将在《都市头条》平台“济南头条”频道开设的专栏中陆续刊发。优秀作品可推荐主流媒体发表,符合要求的作品将结集成册。
投稿都市头条微信13325115197(微信同号)
截稿日期:2025年9月30日
3. 纪念主题书画作品征集:
征集对象:全国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
作品主题:围绕《大刀记》所反映的抗战精神、家国情怀、英雄气概、鲁北地域风貌,或郭澄清先生的文学贡献进行创作。可选取书中经典场景、人物形象、名言警句,或抒发对革命历史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作品要求:
书法、绘画(国画、油画、版画等)作品均可。
作品尺寸:建议不大于四尺整张(138cm x 69cm),形式不限(横幅、竖幅、斗方、扇面等)。特殊尺寸请提前沟通。
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铅笔清晰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投稿作品无需装裱。
收藏与荣誉:
入选作品将由 “郭澄清纪念馆”永久收藏。
所有入选作者将获得由主办方和“郭澄清纪念馆”联合颁发的《收藏证书》。
投稿方式:请将作品原件邮寄至指定地址(请妥善包装)。
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北路汇源华庭18号楼纪念活动组委会收
邮 编:250033
联 系人:宋先生
电 话:13325115197
截稿日期:2025年9月20日 (鉴于作品需要邮寄及后续装裱、布展准备时间,建议书画截稿稍早于征文)
重要说明
投稿者应保证对所投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不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如有纠纷,责任由投稿者自负。
主办方对入选的征文作品拥有在本次纪念活动相关宣传、展览、出版(含电子出版)、信息网络传播等非商业用途的使用权,不再另付稿酬;对收藏的书画作品拥有所有权及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宣传等权利。
书画作品原则上不退稿,如需退稿,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并承担退件费用。未入选且未说明需退稿的作品,主办方将妥善处理。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所有。
联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请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咨询电话:13325115197
巍巍泰山铭记烽火岁月,滔滔黄河咏唱英雄赞歌。值此双重历史纪念的重要时刻,我们诚挚邀请您,用文字记录感动,用笔墨描绘情怀,共同参与到这场意义深远的纪念活动中来,重温《大刀记》,缅怀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
郭澄清纪念馆
2025年8月8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