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稿】
砸烂鬼子窝
郝宇铭
1945年9、10月间,在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里,还有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值得回忆。
一个星期天,我们十几个同学相约,有刘定、李有川、杨启文等,后来又有别的孩子参加我们行列,大砸鬼子窝。听老人说,那时的鬼子窝就是本来的画川书院,解放后就是宝应县中学所在地,我们都不知道。鬼子来了,霸占了房子,挤走了画川中学,借用西边大街上民房作教室。鬼子加高了墙头,铁丝网,碉堡,狼狗,以前谁也不敢去,就像那里有“鬼”,被抓去的人死多活少。这里被他们整理得还算不错,西面是南北大道,南面是柴蒲丛生的大水荡,叫戚家汪,即今天的人民公园。东面、北面是城墙,城墙外是开阔地麦田,再北面是高出地面十几米的芦松墩,鬼子窝独居一面,高高在上。
鬼子投降了,里面空荡荡的一片死寂,遍地狼藉。鬼子窝的西南角,在10多米高小土山上有个凉亭,不奇怪,以前远远的常看见,今天站在这高处,大家高喊着:鬼子投降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让我们好奇的是,土山的西南边有一个精致的游泳池,不大,东西约20米,南北约30多米,深度约两米,那时候没有水泥,池底和四壁都是汉白玉条石拼接砌成的。哪来这么多汉白玉,细细一看,原来是把城里各处的“状元坊”、“孝子坊”、“贞节坊”、“节孝坊’等牌坊、牌楼拆掉搬来的,有的石头上还有“圣旨”的字样,“乾隆”、“光绪”及官名、人名的石刻字样都还在上面,多少人工啊,更造孽啊,在我们中国,这些神圣的、圣洁的建筑物被他们用来游泳、洗澡,据说日本人还有男女同浴的习惯,这是对中国文物的亵渎!后来的几十年,直到现在,我一直放在心上,有可能,挖掘出来,这些汉白玉条石是有相当大的文物价值的,也许还一直长眠在底下。多少天没人了,水中有许多树叶和泥土了。不少门窗隔扇都被人掰走了,地上许多鬼子的坏衣服,破罐头盒,一片破败景象。我们同学跑了一圈,最后气愤地在大门口,把墙上的鬼子大字标语,“大东亚共荣圈”“日中亲善”等,用旁边“戚家汪”边上的稀拉泥砸向标语,边砸,边叫“打倒鬼子”,好像才解恨,砸他个稀巴烂,好像胜利了,大家尽兴而去。
俱往矣,80年,弹指一挥间,80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记忆犹新。我今年90岁了,亲眼看到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由“弱肉瓜分”“东亚病夫”成为主办世博会、奥运会、博鳌论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等壮举的世界强国之一,但是,还要看到美日右翼分子斜眼觊觎,谗涎直滴,忘我之心不死,我们9/3北京大检阅,气势恢宏,仍当反腐,倡廉,保党,强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写于2025.8.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