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读:曾九皋重修禹王亭
贺书棋
清朝康熙年间,广东学子曾九皋与几名同窗学子一起去京城赶考,路经山东禹城。这日,天色已晚,他们来到具丘山,几个人在已经破败的禹王亭内住下来。是夜,曾九皋睡得正香,忽然一阵清风吹来,曾九皋抬头一看,见一身魁伟的长着,头戴草帽,身披蓑衣手里持仗,站在自己面前。曾九皋搅得似曾相识,仔细一看,这不是远古时期治水救民的大禹吗?曾九皋急忙磕头:“禹王爷,弟子进京赶考,路经此地,借你老人家学堂住一宿,多有打扰。禹王爷今日显灵,有何教训,弟子洗耳恭听”禹说:“曾举子,我知你为人正直,满腹经纶,此次赴京,定能高中。望你做官以后,不要忘记百姓疾苦,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名留后世。”曾九皋忙说:“多谢禹王爷教诲,学生一定牢记在心。”当他叩首再抬起头来时,禹王已随风而去,不见了踪影。曾九皋正在钠闷,就听同窗喊,:“天亮了,我们该上路了。”曾九皋闻声一睁眼,才知刚才是在梦中。他收拾好行装,抬头看见禹迹亭供奉的禹王神像和梦中一模一样。曾九皋放下行李,整理衣冠,朝禹王神像拜了三拜,才与同窗一起上路。
曾九皋一路走,一路思考着梦中禹王的训导。于是,曾九皋参加科考写的文章便是《论禹治水与安民策。》因为文章好,曾九皋一举中得探花,留京听用。曾九皋为人耿直,不善逢迎,因此得罪了一些高官,他们吹冷风,讲坏话。不到一年,朝廷让曾九皋上地方当知县。在这种情况下,曾九皋想起在禹城做的梦,就说上禹城。因为禹城当时情况不好,朝廷就答应了,曾九皋就成了禹城的知县。
曾九皋到禹城以后,正赶上徒骇河、赵牛河等河流年久失修而决口洪水泛滥,灾情严重。他在禹王象前发誓:“效禹楷模,为民造福。”他察灾情,解民忧,率领全县百姓,挖河清淤,修渠筑堤,先后整修了徒骇河、赵牛河、担仗河、施女河......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中,老母病逝,他也没能回老家广东奔丧。老家多次来信,由于治水忙,他也顾不上回信。直到三年后,他的老父亲领着儿媳千里招招从广东来到禹城,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曾九皋在禹城任知县,降水患,兴水利,减税,护百姓,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农业得到稳步发展,人们得到安居乐业,而且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称颂,呈现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此时,曾九皋心想,自己能有今天,多亏禹王梦中教训,治服水患,也是禹王神灵护佑;感恩禹王,勿忘先辈,要重修禹迹亭,另塑禹王像。于是曾九皋召集当地乡绅、富商、地保、三老讲道:“禹王是禹城一方的神灵,今天之盛况,多亏禹王爷的护佑。令人不安的是禹迹亭因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为纪念禹王功德,激励后人创业,我以知县的名义提议募捐,重修禹迹亭,为禹王爷重塑金身,将名字改为禹王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众人齐声称赞。曾九皋又说:“修建禹王亭,乃积德善举,平民百姓据情而定,愿意捐就捐,不得强迫。”
重修禹王亭议定后,曾九皋因老父亲身染重病,就把修禹王亭的事让师爷承办。师爷勾结地保、村官、打着募捐修禹王亭的名誉,强行向百姓要钱、要粮、要人,大搞摊派横征暴敛。
曾九皋知道以后查办了师爷,并募捐齐了修禹王亭的钱。不到一年,就修起一座雄伟壮观的禹王亭,并买四十亩祭田,招僧人入住,专事亭内香火和主持祭祀禹王大典。禹王亭落成,刻碑以记,曾知县亲撰碑文,立于亭内。他还亲书“神功千古”金匾,悬于亭门上方。从此,每年立春和九九重阳节,知县和百姓都到禹王亭共祭禹王。
曾九皋在禹城任知县九年,为禹城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是人们都知道的清官。曾离任,百姓感其功德,自发捐资刻制“去思碑”,立于禹王亭内,以示纪念,其政绩也被载入《禹城县志》。
文/贺书棋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贺书棋,禹城人.从2011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至今,在《德州晚报》《山东老年》《德州日报》《鲁北文学》《老年日报》《快乐老人报》《老年生活报》《诗坛》等报刊发表文章三百余篇。曾获得《德州晚报》《鲁北文学》小说征文优秀奖;德州宣传部、禹城宣传部征文三等奖。德州、禹城作协会员,禹城诗词学(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