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看这瓶苹果醋,入口有淡淡的果香,酸甜度刚刚好,它可是用咱们果园里的残次果发酵做成的;还有这袋苹果脆片,没加任何添加剂,嚼着满是苹果的原香!”在陕西绿资农业公司的产品展示区,负责人张文涛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扎根长武县的绿资农业,不仅种出了优质苹果,更利用深加工让长武苹果跳出“只卖鲜果”的局限,变成了能长久保存、附加值更高的好产品。

“以前咱们种苹果,就怕遇到两种情况:一是丰收年果子卖不上价,二是长得不好看的残次果没人要,只能烂在地里,看着真心疼。”张文涛回忆起早年的情况,语气里满是感慨。2013年公司刚成立时,主要还是以苹果种植和鲜果销售为主,可每年采收季,总有一部分苹果因为外形瑕疵、大小不达标被客商拒收,“那时候一年要浪费几万斤果,农户们也跟着着急,明明是好果子,就是卖不出去。”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文涛在外地考察时发现,当地的苹果深加工产业做得特别好,残次果、小果都能被“变废为宝”,制成果汁、果干、果酒等产品,不仅解决了鲜果浪费问题,还能让苹果的价值翻好几倍。“当时我就想,咱长武的苹果品质这么好,为啥不能搞深加工?”回来后,他立刻组织团队调研,引进设备、研发配方,一步步搭建起苹果深加工生产线。

如今,绿资农业的苹果深加工产品已经涵盖了苹果精酿、苹果脆片、苹果酱、苹果醋等8个品类,不仅在省内热销,还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下一步,我们计划再研发苹果酵素、苹果膳食纤维等新产品,让苹果的深加工链条更长,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张文涛望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眼神坚定。

在渭北高原的阳光下,一颗颗普通的苹果,经过深加工的“魔法”,变成了琳琅满目的优质产品,不仅让“甜蜜产业”更有底气,也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正如张文涛所说:“只要肯琢磨、敢创新,咱地里的果子就能变成农户手里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