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草园里的暖心人:
记社区党委书记杨智萍
文/池朝兴
秋日的晨光透过榕树的枝叶,在芳草园社区洒下斑驳的光影。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清脆的歌声随风飘扬:“党是太阳我是花……”站在孩子们中间的,是芳草园社区党委书记杨智萍。她微笑着望向这群歌唱祖国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期盼。
这是2024年9月底的一个上午,芳草园社区正在举办“同唱红歌·礼赞祖国”迎国庆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杨智萍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舞台边指挥,而是融入到了活动的每个细节中。
一场特别的红歌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用过的作业本属于什么垃圾吗?”红歌间隙,杨智萍拿起话筒,亲切地与孩子们互动。在她巧妙的设计下,垃圾分类、预防登革热等生活常识,化作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有奖问答。原本可能流于形式的宣传活动,顿时变得生动有趣。
这场活动远不止于红歌演唱。在杨智萍的精心策划下,活动还邀请了“广东好人”肖金分享军旅故事,组织了老党员讲述红色记忆。她深知,社区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将爱国情怀、文明意识一点点渗入居民心田。
“文明实践”的深耕者
这样的精心设计,在杨智萍的工作中并非个例。早在三个月前的6月28日,她就与穗华口腔关爱好人工作站联合开展了“文明实践 你我同行”活动。
那天上午,在社区党委会议室里,杨智萍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后,为四名“在党50年”的长者颁发了证章。当她将沉甸甸的证章交到老党员手中时,现场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个瞬间,新老党员之间的精神传承完成了无声的交接。
活动结束后,杨智萍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细心安排着口腔义诊的各个环节。她搀扶年长的居民就座,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在她看来,文明实践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实实在在的服务中。
党建引领的践行者
芳草园社区有30余名党员,如何让这支队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是杨智萍经常思考的问题。她推行高标准服务机制,要求党员在社区治理一线亮身份、作表率。
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党员们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社区里的王奶奶说起杨书记就竖起大拇指:“那姑娘总是笑眯眯的,我们有什么困难,她总是记在心上。”
危急时刻的担当者
社区居民至今仍记得疫情期间的杨书记。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她主动请缨,承担起临床护理、隔离区保洁及消杀等多重职责,连续105天坚守在抗疫一线。
那段时间,她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奔波在各个防控点之间。同事劝她休息,她总是说:“我是书记,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最朴素的担当。
社区的“暖心书记”
走在芳草园社区,随处可以感受到杨智萍留下的温暖印记——她关注社区里的老人,经常组织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她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想办法将教育实践融入社区活动;她惦记着特殊群体,积极为福利院的老人奔走呼吁。
在社区工作的这些年,杨智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既要把握大方向,也不放过小细节;既要坚持原则,也要充满温情。她说:“社区工作就像绣花,要一针一线细细地绣,才能绣出美丽的图案。”
夕阳西下,芳草园社区渐渐安静下来。杨智萍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她正在准备第二天走访特殊家庭的材料。这个在社区工作了多年的基层书记,依然保持着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与执着。
在芳草园社区居民心中,杨智萍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株智慧的萍草,扎根在社区的土壤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美好。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真正的社区工作,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日复一日的坚守,是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执着追求。
【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及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家平台主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