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沂生,山东省青州市人,躬耕杏坛三十余载,是一方名师。长于传奇,兼工志铭。已出版《犟牛本色》、《古州传奇》等八部书作。其志文,既有诗歌之美,又有散文之暢,堪称散赋,例如《青州龙兴寺复兴颂》与“青州衡王桥栏板石雕王府故事”等百余篇。其中,有十余则志文已刻石立碑 ,为青州的诸多景点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光彩与魅力,被誉为“古州文化奇人”。其更大的贡献,是为师请命。1984年,以《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为题,上书中央领导,呼吁尊师重教,荣获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尊师重教批示”,颁行于全国,彻底改变了教师命运,被誉为“给中华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
◎《魏嵋故居风云志》(原创)
◆刘沂生(山东)
魏嵋(1852——1929),字蜀峰,山东省青州市东圣水村人。
其始,他与腐败的清王朝做不屈不挠地斗争;继而,追随孙中山,亲率子女参加辛亥革命,为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不朽功勋。
共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在罗章龙影响下,于一九二0年冬,在魏家建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一九二二年建《中共东圣水党支部》,向有“南陈北李中圣水”之誉。
一九二五年,山东区执委书记吴芳等领导人来魏嵋故居,成立了‘中共青州地执委’,办公室设在魏嵋故居,首任地执委书记是魏嵋孙女婿宋伯行。
魏嵋故居,是中共建党初期山东区执(省)委和青州地执(市)委办公、开会、党团员培训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共山东区执委办公、召开全省党团员重大会议、举办党团员培训班的重要场所。解放初期,被潍坊市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嵋一家,不惜家财,不惧风险,全心投入革命事业,先后有魏嵋、魏复中、魏复民、魏复庄、魏复功、宋伯行(婿)、王伯阳(婿)、魏玉新及其胎儿等九位亲人为国捐躯,堪称爱国楷模。
为了保护文物,青州市政府对魏嵋故居作了精心修缮,使百年老屋重焕风采,为青州市增加一处缅怀先烈、净化思想的红色游览圣地。为此,特刊发《魏嵋故居风云志》以嗜诸位朋友。
魏嵋
魏复中
魏复丽
刘沂生著《魏嵋传》
惊心动魄,见证一世风云;栉风沐雨,历经百年沧桑。
魏嵋故居,位于青州市东圣水村,是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二二年,中共东圣水党支部,设在魏嵋故居。
魏嵋(一八五二——一九二九),字蜀峰,孙中山结义兄弟,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积极支持孙中山创建“兴中会”与“同盟会”,亲率子女参加“淮四讨虏军”,投身于辛亥革命,驰骋疆场,推翻帝制。
这里,既是青州地执委(辖益都、临朐、昌乐、寿光、广饶与临淄六县)住所,亦是山东区(省)执委建党初期办公、聚会、开办党团培训班处所。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八年期间,曾六次于此举行党团省、地级重要会议,为解放事业培养诸多革命精英。因而,此处被誉为红色“耶路撒冷”,并有“南陈北李中圣水”之美誉。
圣水魏家,卖地典房,倾资荡产为革命;舍身忘我,一门九烈赴黄泉。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奉献。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圣水村落已拆除,魏嵋故居独幸免。唯可惜,残垣断壁挂荒草,碎瓦漏房难禁风,失却故容颜。为保护文物,青州市政府,对魏嵋故居作了精心修缮,于二0一七年竣工,使百年老屋重焕风采,为青州市增加一处缅怀先烈、净化思想的红色游览圣地。
魏嵋故居
魏嵋故居大门
魏嵋故居正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