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乐
文/李周省
岁月静好人间富,
同贺国庆中秋喜。
花好佳节人团圆,
秋水月明民众欢。
2025-09-29于扶风
问道唐诗赞长安
--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暨唐诗书画展
今日西安隆重开幕式
文/曲歌
吟唐诗,翰墨飘香。忆长安,故事悠长。金秋的西安色彩斑斓,诗意盎然;丰庆的节日唐诗展览,流光溢彩。2 0 2 5年9月2 9日上午,西安丰庆公园东门里广场秋阳丽天,国旗招展,翰墨寄情,人声鼎沸,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问道唐诗,墨韵长安” --庆祝新中国成立7 6周年暨唐诗书画展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书画主题活动由西安丰庆公园管护中心、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和丰庆公园合唱团联合主办。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甘肃省军区原参谋长季志民将军,中共陕西省委原秘书长王改民,《陕西日报》原副社长兼《三秦都市报》社长薛晓燕,政协原秘书长、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陈鼎金,陕西省军区渭南军分区原司令员宁保忠,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任中南,西安市丰庆公园管护中心主任景思谦,西安市丰庆公园管护中心副主任张阿媚等。陕西省、西安市文化艺术界的著名艺术家、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的书画家等4 0 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上午10时整,开幕式在舞蹈《祝福祖国》音乐声中开始。接着四位主持人闪亮登场介绍主要来宾;丰庆公园管护中心副主任张阿媚代表主办方讲话;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陈五季主席致辞,他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艺术家莅临指导,同时介绍了这次展览的具体思路和创作过程,他特别指出用“两个配合”弘扬传统文化,深化节日文化,促进创新文化,引领先进文化,不断推动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文化价值!
开幕式期间,大家一起观看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丰庆公园4人诗朗诵主题突出,激情澎湃;书家张福林现场书写榜书“禧”,洒脱大气,伴舞谢炅汐舞姿十分优雅;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精彩有趣。
演出间隙,主办方向参展作品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向战斗英雄退役军人赠送了优秀书画作品。
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唱祖国》合唱之后,薛晓燕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对这次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就唐诗与长安的文化产生的深远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进行了阐述,对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的精心组织和精品推出表示赞赏,最后她宣布“问道唐诗 ,墨韵长安”唐诗书画展开幕!
接着,在陈五季主席的引导下,各位领导和艺术家们兴致勃勃观摩唐诗书画展作品。大家边欣赏边评论,有的还频频对焦拍摄好作品。许多老领导、老艺术家纷纷评赞,这次展览策划好,主题好,作品好,组织好,引起的反响更好!展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又应合了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古都的重要契机;既是丰庆书苑为今年国庆献礼的一大盛事,又是书画家追求艺术、热爱祖国的情结展示,对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艺术审美水平都大有益处!
据悉,这次主题书画展共展出书画作品1 5 8幅,书法主要以书写唐诗为主,五体皆有,特点鲜明;美术作品山水写意,花鸟有情,充分体现了书画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积极传播真善美,赞美古长安,弘扬时代正能量的精神和奉献!
祝贺祖国华诞
文/杨公劳
神州大地彩旗扬,
城乡处处红歌唱。
喜迎母亲诞辰日,
儿女共祝国富强。
2025.9.29于法门寺
秋雨连绵有感
文/边丽萍
雨透帘纱湿贝书,
推窗秋色满眸涂。
烟胧远岭如潮启,
鹅动清波倒影凫。
莎草依依斜石径,
篱花闪闪点银珠。
林泉岁月何堪叹,
人有诗怀道不孤。
越自律的人,越自由
文/楊溢
曾经一度认为无人管束,无条条框框的制约,如脱了绳的疆马肆意奔跑就是自由。活了半辈子了,才越来越明白,自由不是不受约束,而是带着清醒自律的“自我掌控”。我们为这份自由付出的每一份克制、每一次梳理,都是在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搭建秩序。
我们把牵挂的人、在意的事当作散落的积木,按逻辑一一归位、拼接成型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把混沌的思绪酿成清晰的观点。当我们能从容地表达内心所想,不被杂乱的情绪裹挟,不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这份自我主宰的笃定,便是自由最生动的模样。
2025.9.28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不计较,不抱怨,不内耗,活得安宁又从容
文/何俊锋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不计较、不抱怨、不内耗。如同一泓清泉,澄澈自守;似一束阳光,温暖纯良。任外界喧嚣纷扰,内心始终留存一份宁静与热爱,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活出诗意与从容。不计较,是穿越纷扰的豁达智慧。生活中总有细碎的纷争、自我的拉扯,若事事紧抓不放、处处纠结较真,心灵便会被紧紧地困住,脚步也愈发沉重,懂得不计较,不是妥协退让,而是主动卸下包袱,忽略无关紧要的评价,放下耿耿于怀的得失,让内心从琐碎中解脱,才能抬头望见更开阔的风景。
不抱怨,是对生活最温柔的回应,人生从不是一路坦途,有花开的明媚,就有花落的萧瑟;有晴天的明媚,就有阴霾的低沉。抱怨恰似遮蔽阳光的乌云,越是沉溺其中,内心的世界越会灰暗压抑。而放下抱怨,换个视角看待世界,平静地接纳生活给予的风雨,才能在起伏中遇见意想不到的美好。不内耗,是与自我和解的通透状态。很多时候,消耗我们的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内心的纠结,反复咀嚼他人的眼光,纠结未发生的担忧,沉溺过去的遗憾。
内耗如同无形的枷锁,让心灵疲惫不堪。停止内耗,便是给内心按下“暂停键”,不困于他人的评价,不扰于无谓的焦虑,专注于当下的事、热爱的事。当心灵得以休憩,才能腾出空间容纳美好,让人生在从容中绽放力量。修得这份通透,放下计较,活得豁达,收起抱怨,活得洒脱,停止内耗,活得安宁,用欢喜心对待生活,不要让生活就只剩下焦虑和担忧。用热爱浇灌生活,用欢喜心编织岁月,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读几页书、写几篇字、养几盆花,在简单的日常里回归自我,当心灵澄澈宁静,平凡的日子也会闪着温暖的光。
一日一印-美意延年
文/屈军强
您好!人生求“好”,每天盼“好”,一生爱“好”。远也好,近也好,常常联系更是好。昨天好,今天好,日日快乐分享好。忙也好,闲也好,互相平安真正好。春也好,秋也好,四季健康幸福好。好友好运天天好,好人好善日日好。
人生十说长寿
文/屈军强
寿与德伴喜长年,仁慈忠厚种福田。
寿与书伴真善美,问古学今效世贤。
寿与笑伴身心健,乐观豁达扬高鞭。
寿与画伴五瑞绘,养性怡情平仄添。
寿与动伴八仙欢,散步打拳忙击剑。
寿与勤伴唱月圆,招财进宝福无边。
寿与游伴志怀远,观山览水进桃源。
寿与情伴迎朝日,爱人感恩情如山。
寿与众伴和谐恋,扬善存性暖人间。
寿与美伴百事顺,鹤寿长春赞泰安。
秋梦
文/秦牛
秋梦常遇老同窗,
怀念韶华旧情长。
季換田园青衣翠,
时牵蔓草白头霜。
幽思欲寄心中语,
潜叹低吟硯底藏。
莫道余生迟暮晚,
金英日影彩霞彰。
2025 -09 -29于扶风
再见
诗艾/摄影/翟功印/2025.9.28
一句再见
注定永远不见
永远无见
一番往事
注定永远遗憾
永远成憾
雨不停在下
泪浇湿心坎
余生
花儿看不到重绽
神往总留在彼岸
扶风臊子面里的春
文/邹新社
父亲用压面机碾过年轮
母亲从臊子汤里捞起晨昏
葡萄架筛下碎碎光阴
木桌承着三副碗筷的静
薄筋光载着声声叮咛
煎稀汪浮着周礼的余温
我咽下近六十载漂泊风尘
齿间忽嚼出白发里藏的春
那调进汤里的不是盐和醋
是拂晓前未晞的晨露
别过九月的风,拥抱十月的秋
文/何俊锋
是谁,偷换了流年?仿佛昨日还在夏夜的星空下聆听蝉鸣,今日推窗,却见梧桐叶已染上第一抹金黄。是谁,在催促着季节?清晨的露水还带着夏末的温存,黄昏的风却已捎来清冽的秋信,凉意悄然漫过脚踝。那些在九月清晨呵出的白雾,那些被晚风吹乱的衣角,那些在黄昏里渐次亮起的灯火,是否都成了记忆里模糊的剪影?
当我们在日历上圈出"十一"假期,在购物车里添加秋装时,可曾惊觉,九月,竟已悄然退场?
九月末的风,像一位迟归的故人,总爱在黄昏拐角处驻足,把夏天的热烈和秋天的沉静,都酿成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它不像盛夏的风那般炽热莽撞,也不似深秋的风那样凛冽决绝,只是轻轻巧巧地,从行道树的枝桠间溜过,把光影揉成一地流动的水墨。这风,它并不责备我们的拖延与未尽,只是温柔地卷走枯叶,告诉我们:有些事,未完成,也是一种完成。它教会我们接纳生命中的留白,如同接纳天空不可能永远晴朗。与九月告别,就是学会与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感谢那些虽未达成却曾点亮过期待的念头,然后,将这一切轻轻打包,交给过往的风。
如果说九月是秋的序曲,清新中带着试探,那么十月,便是秋的华彩乐章,深邃、丰盈而坦荡。走进十月,便走进了一个被色彩重新定义的世界。稻浪翻滚成金黄的海,果园里坠满沉甸甸的果实,天空变得更高远,像一块被洗过的蓝宝石。十月的秋,慷慨地赠予我们笃定的力量。它不再有九月的犹疑,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姿态,展现着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它邀请我们,将九月的思绪收拢,脚踏实地地踩在沙沙作响的落叶上,感受这份坚实的馈赠。
这是一个适合重新出发的时节,暑气完全消退,寒冷尚未真正来临,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拥抱十月,就是拥抱一种“重新开始”的勇气,在秋高气爽中,种下关于冬天和来年春天的梦。从九月到十月,不仅仅是一个月份的递增,更是一次内心的迁徙。我们需要九月的风,来清理夏天的浮躁和内心的芜杂;我们也需要十月的秋,来安放我们的渴望,并给予我们继续向前的养分。我们告别九月的遗憾,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腾出双手,更有力地拥抱十月所带来的清晰与可能性。九月的风,教会我们放下;十月的秋,邀请我们收获。
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不妨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对过去说声谢谢,对未来道声你好。时光的河奔流不息,我们无法挽留九月的风,却可以准备好一颗丰盈的心,迎接十月的秋。你在十月的门槛前,能安然回望,对九月的所有遇见,轻声道一句“谢谢”。愿你能将未竟的梦想,转化为十月的种子,悉心栽培。愿你在十月的晨曦中,遇见更明亮的自己;在十月的晚风里,拥抱更温柔的生活。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季节的转角,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欢喜,让生命如秋叶般,在时光的枝头,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风染桂香时,秋意正翩然
文/何俊锋
院前的桂树不知何时开花了,米粒大小的黄花藏在叶间,远看如碎金洒落。风过时,那香气便愈发浓烈,先是扑鼻,继而萦怀,晨起推窗,一缕桂香便钻了进来,不请自来,却又让人欢喜。风染桂香时,秋意正翩然,桂花的香气不似春花甜腻,亦不似夏荷的清冷,而是带着秋特有的醇厚,像是陈年的酒,初闻不觉,回味无穷。桂树是极寻常的,街巷里、庭院中,随处可遇。
这花却偏生得娇小,米粒般大小,簇拥在叶间,不细看还以为是新发的嫩叶。然其香却极有穿透力,风一吹,便漫了半个城。古人说"桂子月中落",我倒觉得这桂香比月宫里的更有人间烟火气,它不飘在云端,而是贴着地面,钻入衣襟,沾在发梢,让人走几步,便忍不住要深吸几口,沁人心脾,欢喜着心情。秋天的阳光也格外讨喜,照在桂树上时,那些金黄的小花便愈发显得明亮,仿佛被镀了一层薄金。
风过处,花影摇曳,暗香浮动,竟让人生出几分恍惚,仿佛置身于宋人的画中。当秋叶翩跹而落,秋意渐浓时,风染桂香时,秋意正翩然,却恰是人间最清朗的时候。秋是极会打扮的,先是把梧桐叶染成焦糖色,又给枫叶抹上胭脂,最后还不忘在桂树枝头撒一把碎金。风一吹,那些细小的黄花便簌簌地落,仿佛天女散花,又像是给大地铺了一条香气氤氲的地毯。捡了落花串成手链,戴在腕上,走到哪里,香到哪里。
秋日的妙处,便在于它懂得节制。它不似春的张扬,夏的奔放,而是收敛了锋芒,将热烈藏于内里。你看那满树金黄,闻那馥郁芬芳,便知它积蓄了怎样的力量。只是这力量不轻易外露,而是借着风,借着光,借着每一片落叶,缓缓地诉说。秋色渐浓时,桂香愈发浓郁。昏黄的光晕里,飞舞的尘埃都成了金粉。有老人在树下下棋,棋子落盘的声音清脆,与远处传来的琴声应和着。这景象,竟让人想起"人闲桂花落"的诗句来,只是这闲,不是无所事事的闲,而是历经浮华后的从容。
秋夜渐深,秋风渐凉,看月光为桂树披上银纱,那香气却愈发清晰了。原来秋意翩然,不只在白昼,更在这静谧的夜里。它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只留下满城桂香,和那些被风染黄的记忆。风染桂香时,秋意正翩然,这十个字,终究是写尽了秋的神韵。风染桂香时,秋意正翩然,秋天的风景,终究是写尽了秋的神韵,它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只留下满城桂香,和那些被风染黄的记忆。秋月如水而泄,桂香却未散去。站在秋的夜色中,看月光为桂树披上银纱,忽然明白,这秋日的妙处,便在于它懂得收敛锋芒,将热烈藏于内里,只以香气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