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在凌晨的微光里
王芹

凌晨一点半的自然醒,是困意与清醒的拉扯。眼肿带着疲惫的痛,脑子昏沉如浸了水的棉絮,闭眼再睡,再次睁眼已是三点二十分。记挂着去聊城的事,索性裹着黄色睡袍、光着脚丫爬下床,从褐色桌上抽一支圆珠笔芯、一张A4纸——就用写字,给漂浮的身心寻个落脚处。
好看的黄绿色床单,早被我这“不安分”的身子折腾得皱成一团,粉色被子也被脚随意推到床边,满是无睡相的随性。摸过床角冷落了一晚的手机,半睁着眼点开“学习强国”,这是晨起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便最初是单位组织的活动,如今早已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刷历史题能触摸过往的温度,做政治题能看清当下的方向,答文学题能与文字撞个满怀,随手做几道便能拿满分,思维像被打开了一扇通透的窗,连学分一点点增长的数字,都成了额外的欢喜。
不太亮的台灯悬在头顶,暖黄的光落在白纸上,右手边的影子随呼吸轻轻晃动。指尖点击屏幕的触感顺着神经传到指尖,大脑忽然一阵轻微的阵痛,像被什么东西轻轻蛰了一下。可转念一想,生活本就如此:既要藏着诗和远方的浪漫,也少不了这般烟火气的琐碎。哪怕每天被杂事折腾得神经疲惫,那份对生活的热乎劲儿,却从未淡去。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五点准时起床洗漱,穿那件自己最满意的浅蓝色外套去楼下慢跑,再等六点司机来接,和小同事一起赶去聊城的会场。
其实早早就和小同事商量过行程:怕对聊城的路线不熟,我又不是老司机,更不好意思总让可爱的她开车载我,加上八点二十必须赶到会场,便定了今早六点半一起坐车出发。低头戳着手机屏幕核对行程,身体纹丝不动,脑袋下意识向左转了转,“咔”的一声撕裂般的闷响突然传来,心里顿时一紧——这是生活悄悄留下的痛点,像个温柔的提醒,让我别只顾着往前赶,也要好好保重身体。
忽然想起两句话,恰是此刻心境的写照:白岩松说“痛并快乐着”,想来那本书里,藏着他对曾经地下室生活最真切的注解,苦里裹着甜,才是日子该有的味道;罗曼·罗兰也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盘腿坐在卧室床上,听着窗外黑漆漆的夜里,昆虫不知疲倦地叫着,那细碎的声响倒像与我一同醒在凌晨的伙伴,安静又热闹。
再低头时,A4纸已写满字迹,好坏倒也无所谓,权当练笔。就像昨晚在书桌前写的毛笔字,铺开来翻来覆去看,没一个能拿出手,却依旧乐在其中——谁说练书法就得成为书法家,写作就必须成为作家?生活本就是一种态度,一段过程,一场实实在在的体验:坐高铁能风风火火到终点,绿皮车慢悠悠地看沿途风景,不也是另一种美好吗?
我总爱在凌晨醒来,爱用手机软件随手码下碎碎念,爱在安静的房间里记录生活的褶皱,也爱在只有自己的时光里,一遍遍写那些早已练过千遍万遍的《曹全碑》字帖。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昆虫在夜里的鸣叫声,台灯投下的暖光,还有心里对聊城行程的期待,都揉进这深秋的早晨里。夜空还带着黑黢黢的美,可我知道,再等一会儿,天就会慢慢亮起来,就像日子里那些细碎的美好,总会在不经意间,悄悄照亮生活。
想着想着,指尖又落在了笔杆上,打算再写几句,等写完,就去煮一杯热牛奶,等着五点的闹钟响起——新的一天,就要这样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简介 王芹大辛庄街道中学一级教师 爱好读书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