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国庆抒怀
国庆抒怀
王小莹
云闲气爽正清秋,极目神州醉眼眸。
盛世铺开新画卷,征途尽显大国谋。
飞天揽月终非梦,御海巡疆志已酬。
华诞普天同庆日,再期赤县上高楼。
文卒老师点评:
王小莹这首七律《国庆抒怀》是一首气势恢宏的盛世赞歌。试赏析如下:
首联“云闲气爽正清秋,极目神州醉眼眸”以清朗秋景开篇,勾勒出国庆时节的明丽画卷。“云闲气爽”四字尽显天朗气清之态,“醉眼眸”三字则巧妙转化视觉感受为情感陶醉,奠定全诗昂扬基调。
颔联“盛世铺开新画卷,征途尽显大国谋”转入时代主题。“铺开”二字如挥毫泼墨,展现历史长卷的磅礴气势;“大国谋”则以凝练笔法揭示复兴伟业背后的深谋远虑,刚健笔力中展现时代精神。
颈联“飞天揽月终非梦,御海巡疆志已酬”聚焦科技强国伟绩。化用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典,将千年梦想照进现实;“御海巡疆”四字如金石铿锵,昭示捍卫疆土的坚定意志。虚实相生间尽显大国底气。
尾联“华诞普天同庆日,再期赤县上高楼”升华家国情怀。前句以“普天同庆”渲染举国欢腾的热烈氛围,后句“再期高楼”既含王之涣“更上一层楼”的古意,更寄托民族复兴的永恒追求,余韵悠长振奋人心。
全诗以“醉—铺—揽—巡—期”为情感脉络,将自然秋色、盛世图景、科技壮举等,巧妙熔铸于七律框架之内。在众多国庆题材诗作中,此诗独以典雅诗语承载时代强音。尾联高楼意象尤显胸襟——非止步于当下欢庆,更见民族齐向巅峰永续攀登的壮志豪情。
佳作拜读学习受益匪浅,心潮澎湃给予点赞!
文/刘爽英
紫气横秋,赤旆舞空,丽景入眸。望长城巍峨,蜿蜒青嶂;大江浩渺,激荡沧流。城郭繁华,田畴丰稔,万众欢歌竞亮喉。凭栏处,见园林尽染,云海悠悠。
回看风雨神州,有先辈披荆阔路修。记烽烟年代,初心如炬;和平日子,矢志同舟。科技攀峰,航天探月,步伐铿锵意更遒。承新命,正扬帆逐梦,更上层楼。
文卒老师点评:
这首《沁园春·国庆抒怀》意境宏大,情感饱满,是一首讴歌祖国壮丽山河、辉煌成就与民族精神的佳作。试赏析如下:
一、 上阕:盛世画卷,气象万千
1. 起笔壮阔,点明时节气象:“紫气横秋,赤旇舞空,丽景入眸”。
紫气:祥瑞之气,常象征帝王、圣贤或盛世气象,此处喻指国庆的祥瑞氛围和祖国的蒸蒸日上。
横秋:点明时节(国庆在秋季),同时“横”字赋予紫气磅礴之势。
赤旆 :红旗。国庆时节,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舞空”二字极富动感与气势,渲染出普天同庆的欢腾景象。
丽景入眸:总揽所见,奠定全词欢欣鼓舞的情感基调。
开篇三句,色彩浓烈(紫、赤),意象宏大,动静结合,瞬间将读者带入盛大国庆的氛围之中。
2. 俯瞰山河,尽显壮美富庶:“望长城巍峨,蜿蜒青嶂;大江浩渺,激荡沧流。城郭繁华,田畴丰稔,万众欢歌竞亮喉”。
视角转换 (“望”字领起):由仰观红旗转为俯瞰大地,视野开阔。
对仗工稳,意象典型——
北国雄姿:“长城叠翠,蜿蜒青嶂” – 长城蜿蜒于苍翠山峦,雄浑中见生机。
江南气象:“大江浩渺,激荡沧流
长江奔涌,碧波浩荡,尽显磅礴气势。
城乡繁荣:“城郭繁华” (城市发达) 与 “田畴丰稔” (农村丰收) 形成对仗,展现国家全面发展、物阜民丰的盛世图景。
民心所向,欢歌笑语:“万众欢歌竞亮喉” – 人民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喷薄而出,“竞”字生动表现了举国欢腾、热情洋溢的场面。
3. 凭栏远眺,意境悠远:“凭栏处,见层林尽染,云海悠悠”。
视角收束 (“凭栏处”):从俯瞰转为定点凝视,更添一份雍容与惬意。
秋色如画:“层林尽染” – 描绘秋叶色彩斑斓之美,呼应“横秋”。
心境旷达:“云海悠悠” – 以悠闲舒展的白云收束上阕,在热烈欢腾之后融入一丝宁静悠远,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暗喻国家发展行稳致远。
二、 下阕:峥嵘岁月,继往开来
1. 追忆历史,铭记初心:“回看风雨神州,有先辈披荆阔路修。记烽烟年代,初心如炬;和平日子,矢志同舟”。
历史钩沉 (“回看”领起):由眼前的盛景转入对历史的深沉回望。
先辈功勋:“风雨神州”概写近代苦难,“披荆阔路修”高度赞扬革命先辈筚路蓝缕、开辟道路的伟大功绩。“披荆”喻艰难险阻,“阔路”喻光明大道。
精神传承:“记烽烟年代,初心如炬” – 战争年代,理想信念如明灯指引;“和平日子,矢志同舟” 建设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初心如炬”与“矢志同舟”形成鲜明对比又内在统一,强调不同时期下坚守理想信念和团结奋斗精神的一脉相承。
2. 礼赞成就,展现国力:“科技攀峰,航天探月,步伐铿锵意更遒”。
现代成就: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攀登高峰)、航天(探月工程)成就,展现国家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的飞跃。
精神风貌:“步伐铿锵意更遒” – 步伐坚定有力,意志更加刚劲豪迈。用拟人化手法,生动描绘了国家在新时代昂扬奋进的姿态和不可阻挡的气势。
3. 展望未来,壮志凌云:“承新命,更扬帆逐梦,再上层楼”。
肩负使命:“承新命” – 承接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扬帆起航:“更扬帆逐梦” – 继续乘风破浪,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勇攀高峰:“再上层楼” – 化用王之涣《登鹳雀楼》名句,表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壮志豪情。结尾三句,层层递进,气势磅礴,是全词情感与主旨的最高升华。
三、可圈可点的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章法得当:严格遵循《沁园春》词牌双调格局。上阕写景(国庆盛况、山河壮丽、人民欢腾),下阕抒情言志(追忆历史、歌颂成就、展望未来),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回看”一词巧妙转承)。
2. 意象丰美,典型精当:选取“紫气”“赤旆”“长城”“大江”“园林”“白云”“烽烟”“舟”“帆”“楼”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的意象,或宏大壮阔,或生动优美,或象征深远,共同构建出一幅立体多维的国庆盛景与精神图谱。
3. 语言凝练,气势恢宏:用词精炼准确(如“横”、“舞”、“涌”、“竞”、“攀”、“探”、“扬”、“逐”等动词极具张力),对仗工整(如“长城叠翠”对“大江涌碧”,“城郭繁华”对“田畴丰稔”,“烽烟年代”对“和平日子”,“初心如炬”对“矢志同舟”),音韵铿锵,读来朗朗上口,充满豪迈雄浑的阳刚之气。
4. 情感真挚,格调高昂:全词洋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先辈的敬仰、对成就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情感真挚浓烈,格调积极向上,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具有振奋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5. 巧妙用典,内涵丰富:“紫气”(祥瑞)、“披荆斩棘”(开拓)、“同舟共济”(团结)、“更上层楼”(进取),这些典故或成语的运用既增添了文化底蕴,又精准地表达了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刘爽英的《沁园春·国庆抒怀》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节日颂歌。它成功地将壮美的自然景观、蓬勃的建设成就、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昂扬的时代精神熔铸于一炉。通过对典型意象的精心选择,对宏大场景的铺陈渲染,对历史脉络的深情回溯,以及对未来蓝图的豪迈展望。热情讴歌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深切缅怀了先辈的丰功伟绩,生动展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并表达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坚定信念。全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语言精炼,格律严谨,是庆祝国庆、抒发爱国情怀的佳作。
书法:蓝慧
点评:文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