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国同庆时,月满共团圓
作者:陈希文
今年的国庆喜遇中秋,双节相拥同行,携手如期而至。双节同庆,双喜临门,既逢繁花似锦的太平盛胜,又遇万家团圆的良辰吉日,无不让人喜上加喜。
请看:小区的大门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挂上了大红灯笼,鲜花、彩球将门楣装饰一新。小区院内偌大的草坪上,迎国庆的雕塑惹人眼球。憨态可掬的几个大头娃娃手拿着小国旗不时地在空中舞动,向人们招手致意国庆的到来。曲池畔上的桂花树旁还有两只大熊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圆圆的月饼,这酥甜的月饼与桂花的芳香融合一起,味道醉人。抬头仰望,小区干道上,碧绿高挑的柳絮系着彩绸随风飘荡,偶还听到带哨音的鸽雀在凌空盘旋……霎时间,小区的奶奶、阿姨们纷纷领上孙子,选定各自喜爱的景观,打卡留影,记录下与祥和家园温馨的瞬间。
周末用过早餐,我碰见小区的“夕阳红”八姐妹聚拢一起,拉上手推车,要去市场采购过节的用品。我说现在正逢秋收季节,瓜果遍地,食品充裕,应有尽有,过节还有好几天,为何这么急?一位大姐指着我的老伴说:“你问她,她才是八姐妹过节采购的发起人和带头人”。
大姐的说法确是有些缘由。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孩子就告诉她妈,双节期间他们夫妇要带着孩子回家团聚,看望父母和亲人。还有周边的几家兄弟姊妹和晚辈,也提前联系要来家里探望。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前几年,几家長辈的老人相继离世,如今我和老伴成了大家族的老人了,难怪大家过节要来看望我们。
为了迎接亲人们的到来,老伴提前谋划,筹办过节事宜。前些天,她在整理孩子们的卧室时,翻出儿子小时候的国旗挂件,边角已磨得发白,却仍仔细擦干净挂在床头上。她对我说,“当年孩子攥着国旗等候咱们回家,如今,他们带着孩子回来了,咱们一大家要好好庆祝一下”。孩子们的卧室她打扫得干干净净,被褥已晾晒,衣物码放整齐。接着,又购回了金菊、秋海棠、桂花和红心掌盆景,说是为了营造节日氛围,让孩子们回家欣赏。老伴又给几个孙子、孙女每人买回一身睡衣。这两天,很少动笔的她却提笔抄抄写写,原来是提前拟好了过节改善生活的采购清单。这会,她和姐妹一块要去购物。看来,老伴对过好中秋团圆节异常的重视,这让我心底感动。
约过了一个时辰,夕阳红姐妹们拉着推車回到了小区,她们有说有笑,满脸的喜悦,推車多拉重驮,满载而归。我急忙从老伴手中接过推车,看到车内鼓鼓囊囊,车外还用绳系着几个大包,即问老伴,“怎么买这么多?”“过街来家的近二十人,按我的计划,还没买够,还须再次去市场”。老伴如是说。
这一瞬忽然让我明白“家国同庆,花好月圆”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我的小家仅是全国千万家的一个缩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谓“家国同庆”,从来不是两个节日的简单叠加,而是国的荣光里藏着每个家的安稳,家的团圆中映着国的富强。所谓“花好月圆”,不仅是花香明月夜下的个体阖家团圆和欢乐,更是千里之外的山河无恙,是千万个小家共享的太平与安康。此时,我更觉得家与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没有强盛的国,哪有安宁祥和的家。此刻也再无需多言,只盼对家的团圆,对国的祝福,都融入圆月胶洁的月光里,让山河永世锦绣,让人间岁岁团圆。
2025年国庆中秋前夕写于咸阳。
陈希文,男,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协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余年。因职场生涯的需要,勤于学习,亲近文学,笔耕不辍,出版文论专集《情怀》,纪实文学《驿路心雨》,散文诗歌专集《人到中年》《品茗幽香》《青出于蓝》。5部专著共计百万余字。多年在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文章300余篇。现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多篇文章入编《白鹭文刊》珍藏板,曾在举办的最美中国年、盛世华夏杯、伟大征程杯、第二届“白鹭杯”等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并授予“优质创作者”称号。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