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风雨彩虹路:记广州市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的担当与奉献
文/池朝兴
题记:在这片我们深情热爱着的土地上,总有平凡的伟大与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记录广州市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的汗水与担当,将这份源于平凡岗位的奉献篇章,献给阔步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伟大祖国!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繁华腹地,天河南街如同一个跳动不息的心脏,这里坐落着全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商业区之一,是广州向世界展示风采的重要窗口。车水马龙间,人流如织中,一抹抹亮丽的志愿色彩,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自2019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以拳拳之心守护道路安全,以殷殷之情传递城市文明,书写了一曲关于担当、情怀、开拓与奉献的动人乐章。
坚强后盾,激发不竭动力
队伍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深厚的土壤与阳光雨露。天河南街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是服务队最坚实的后盾。林穗炜书记、陈海云副书记等领导时常深入一线,亲切指导工作,细致关怀志愿者的生活冷暖,送上暖心的慰问品。这份来自组织的深切关怀,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一位志愿者的心田,转化为服务社区、争创一流的磅礴力量。正是在这强有力的支持下,服务队心无旁骛、斗志昂扬,在2024年广州市轰轰烈烈的交通大整治行动中,从全市140多个街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市排名第一、天河区第一的骄人战绩,用实绩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与力量。
情怀引领,汇聚志愿星光
队伍的凝聚力,源于共同的精神追求与人文关怀。服务队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首任队长奠定的基础,在现任队长肖莎手中得以传承与升华。这位曾是企业财务总监的退休人士,将管理智慧与公益热忱完美结合,带领团队秉持“团结、友爱、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协作、奉献”的十六字口号,稳步前行。副队长凌秀丽、张婵芬以及曾小燕、谢炎群、陈列东、廖华钧、冯伟文、杨大友、罗震华等一批自队伍成立便坚守至今的骨干队员,更是团队的定盘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因共同的公益之心汇聚于此。即便队伍规模因优化调整从高峰期的50多人精减至目前的18人,但服务的热情与成效未曾稍减,反而更加凝练高效。平均每日执勤4至7小时,风雨无阻,寒暑不易,这份坚守,是爱岗敬业最生动的注脚。
精细管理,锻造高效团队
卓越的成效,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制度的保障。服务队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凝聚力与执行力。通过定期举办集体学习与活动,营造了家人般的团队氛围,使互助友爱成为常态。同时,严格遵循《交通文明志愿者岗位要求》、《交通文明志愿者纪律要求》等规章制度,管理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日岗前点名点评,及时沟通解决问题,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他们创新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以路口路段考核“零扣分”为标杆;学习规章制度与先进经验;量化评比,明确差距,树立赶超目标;针对弱项,精准帮扶,落实整改。这套组合拳,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执行效率。
真情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的价值,远不止于维持秩序。他们是交通规则的宣传员,耐心劝导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佩戴头盔、按规定上牌,通过小程序录入劝导信息705条,成效显著,赢得交警部门的高度赞扬;他们是市民安全的守护者,累计出动执勤约30000人次,劝导骑乘人员733600余人次下车推行,散发宣传单1500余份;他们更是城市温暖的传递者——为迷途者引路,助行动不便者过坎,帮走失孩童寻亲,对摔倒者施以援手,为数十位市民找回遗失的身份证、工作证、交通卡,将捡到的7部手机完璧归赵……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微小却饱含真情的善举,累计超过50件好人好事,让出行的市民真切感受到广州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明、包容与热情,在天河南街成功营造了“人人文明出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展望未来,矢志再创辉煌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面对未来的发展,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深知,志愿活动或许没有炫目的掌声与花环,有时甚至面临不解,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信念已深植于心。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岗前培训,规范劝导手势与用语,严格考勤与劝退制度。目标明确而坚定:综合考核力保全区第一,将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创建点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区示范岗!
天河南街的志愿精神永不落幕。这支队伍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奉献在于平凡岗位上的默默耕耘,真正的担当在于面对重任时的挺身而出,真正的开拓在于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之心。他们是城市交响曲中和谐的音符,是文明广州最生动的名片,他们的故事,正如风雨过后绽放的彩虹,绚丽而恒久。
最后,我们再以诗歌,赞美我们祖国,赞美我们的劳动,赞美所有为社会作出奉献的人们!
致天河南街的彩虹卫士
——礼赞天河南街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队
文/池朝兴
车流是琴弦
人潮是乐章
在亚洲最繁忙的脉搏上
你们站成十八棵木棉
把春天擎在手上
肖莎队长放下财务报表
在红绿灯间重新定义价值
凌秀丽张婵芬们
把夕阳红织成晨曦
三十颗心曾经跳动
如今十八道身影更显铿锵
七小时站立
是日复一日的朝圣
四载寒暑
把平凡站成信仰
比学赶帮是你们的韵脚
零扣分是最美的诗行
为轮椅推开颠簸
给迷途点亮星光
七百次伸手搀扶
七部手机物归原主
你们让冰冷的交通规则
长出温暖的臂膀
这不是简单的劝导
而是用身体写就的都市诗篇
让每声哨响都变成逗号
在斑马线上续写文明
让每次挥手都成为破折号
诠释这座城市——
最生动的模样
当志愿服反光条
汇成流动的彩虹
我们知道
这就是广州
递给世界最温暖的名片
在共和国七十六载春秋里
你们用站立
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及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家平台主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