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明生
历览古今中外,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于一体的,唯有毛泽东主席。中国独有,世界唯一。法国汉学界曾评价:毛泽东为一代“东方诗神”。
政治家的宏伟抱负、军事家的壮阔战斗经历、哲学家的深刻思想,共同奠定了毛泽东主席诗词的崇高地位。正如郭沫若所言,毛泽东是“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其诗词不仅是个人才情的展现,更成为时代精神的写照。
伟人的出现,是民族、历史与时代选择的结果。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超凡巨人的引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呼唤出了这位巨人。毛泽东主席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他曾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深情描绘:“唯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在其众多诗作中,《沁园春·雪》堪称经典代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勾勒出雄浑壮阔的北国景致,而《沁园春·长沙》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咏叹,同样意境深远。“欲与天公试比高”“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名句,尽显诗意的排山倒海之势与雷霆万钧之力,抒发了主宰天下的雄心壮志与创造崭新世界的豪情。 抱负决定心境,心境化为诗境,诗境与理想合二为一,这正是毛泽东主席诗词艺术特色的核心体现。
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其军事艺术出神入化;作为伟大的哲学家,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意义。这种多重身份的积淀,让其诗词兼具思想深度与战斗气息,“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便生动彰显了这份轰轰烈烈的精神特质。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之美,美在意象的雄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般精妙刻画既立足现实,又饱含浪漫想象,彰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
纵观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可概括为:既有伟人、诗人的骨力遒劲,又有精神层面的飘逸洒脱。二者相得益彰,共同铸就了其诗词独有的艺术之美。
在中外文学史的长河中,像毛泽东主席这样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体的诗人,独一无二。这正是他的卓越之处,也是其诗词穿越时空、魅力永恒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