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步伐
文 / 商丘
听老辈人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自贡出发步行上成都,要用四至五天时间才能到达。
1933年,老成渝公路全线通车,可这“通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充满艰辛。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在自贡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当驾驶员,他经常驾驶着解放牌货车拉着货物“上成都”。每次上成都,清晨六点左右,从自贡出发。
从自贡到内江只有四十多公里,碎石路面狭窄,坑洼不平,货车行驶得格外缓慢。抵达内江后,才能驶入老成渝公路,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老成渝公路弯道多、坡度大,路面上时常有碎石和坑洞,父亲必须全神贯注地驾驶汽车,小心翼翼地避开障碍物。驾驶室里没有空调,夏天太阳暴晒,像个蒸笼,父亲汗水浸湿的背心,紧紧贴在背上;冬天还好些,可通过汽车引擎的热风取暖。
最让人揪心的是堵车。老成渝公路是当时连接成渝两地的交通要道,车辆繁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者遇到道路维修,就会堵成长龙。有一次,父亲驾车行至龙泉驿路段(此路段坡陡弯多),前方发生了货车侧翻事故,道路被阻断。父亲等待了整整四个小时,事故才处理完毕,结果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将货车开进成都的货运站。每次父亲“上成都”,家人的心都会跟着悬着,直到听到他平安抵达的消息,才能放下心来。
后来,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开通,绿皮火车成了自贡人“上成都”的补充选择。从自贡火车站出发,火车慢悠悠地穿行在川南的丘陵间,车厢里弥漫着泡面、瓜子和汗味混合的气息。车窗可以打开,风带着田野的味道吹进来,孩子们趴在窗边,数着铁轨旁的电线杆。那时的火车没有空调,夏天车厢里像蒸笼,人们汗流浃背;冬天则寒风刺骨,得裹紧棉衣。但即便如此,绿皮火车相较于公路,还是快了不少,将“上成都”的时间缩短到了八九个小时,这在当时,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1995年9月21日,成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自贡人“上成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先从自贡上内宜高速,再转成渝高速,旅途时间大约四个小时。即便如此,也大大缩短了通行时间。
2021年6月2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自贡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当第一列高铁从自贡站驶出,朝着成都方向进发时,站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高铁车厢宽敞明亮,座椅舒适,空调温度适宜,行驶平稳得几乎感觉不到颠簸,水杯放在小桌板上,杯里的水也不会起波纹。从自贡到成都天府机场,乘坐C6118次列车,仅需47分钟就可到达,比高速公路又快了两倍多。我第一次坐高铁“上成都”,提前在手机上买好票,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就能进站。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景物飞速向后倒退,川南的田野、河流、城镇一闪而过,还没等我细细欣赏,列车广播里就传来了“成都天府机场站快要到了”的提示。这种速度,是父亲驾驶解放牌货车跑老成渝公路时,想都不敢想的。
从“骑着马儿上成都”的漫漫旅途,到父亲驾驶解放牌货车在老成渝公路上颠簸十多个小时,再到高铁时代的“一小时通达”,自贡到成都的交通变迁,是一部浓缩的祖国交通发展史诗。这不仅是距离的缩短,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进步的见证。如今,每当我乘坐高铁上成都时,总会想起父亲当年驾驶解放牌货车的身影,想起老成渝公路上的那些艰辛与等待。而那一条条连接自贡与成都的道路,如同一条条纽带,不仅拉近了两座城市的距离,更连接着自贡人的幸福生活,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延伸。
黄世清,男,笔名商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文学纸刊《四川群文》《民间传奇故事》《思维与智慧》《青年文学家》《渤海风》《蜀南文学》《海棠文艺》《巴蜀家风》《自贡日报》《自贡作家》《盐都艺术》等。有作品入选2021年《荷风》年度小小说。
我爱你中国
文 / 孙金莲
2025年9月3日,我静静的守候在电视机前,期待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盛典。
当国歌响起,国旗猎猎飘扬在天安门广场,阅兵正式开始。当56门礼炮同时齐鸣了80响,象征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80周年。士兵们精准同步,整齐划一,展示了大国的风范,威武霸气!当仪仗队高举党旗、国旗、军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昂首阔步的前行。80载,峰烟已远,但台儿庄大战、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那些勇敢的士兵仿佛与今日的军人同框。当白发苍苍的抗战老战士,胸前挂满奖章,目光坚定的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们庄严而坚毅的军礼,此时此刻,又有谁不会热泪盈眶?
当1945这辆车经过,上面没有一个人,只有一整排的麦克风,可它却载满了全部的英烈。军礼,满屏的飞机,一排排的高科技,阅兵里的一切,都在无声的告慰着英灵。2025一一1945,这盛世如您所愿,每一个细节都直戳泪点。先烈们,这是您用生命换来的国泰民安,人民无恙。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条幅,悬挂在3架直升机上。26架直升机汇成80的字样。那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周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抚今追昔,此时此刻,一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热泪一次次涌满了双眼。
那些首次亮相的军事实力,航空方队,网络空间方队,信息支援方队……,一系列先进的装备,威震寰球的国之重器,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用热血和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成果,是他们铸就了中国的钢铁长城。英气逼人的受阅方队,他们坚毅的目光,整齐的步伐,震天动地的正步与心跳共鸣。此时此刻,我听到了黄河在咆哮,游击队铮铮铁蹄之声,我看到了松花江奔腾的浪花,抗日战场上不倒的战旗,延安宝塔的熠熠闪光。
8万只国产气球腾空而起,8万只和平鸽自由展翅于祖国的蓝天。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我为生在中国而自豪!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致敬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八十年前中国被列强践踏,八十年后,没有哪一个侵略者敢犯我中华。中华民族决不好战,但也不惧战!是中国的还给我们,不是我们的我们也不希罕!谁胆敢欺负我中华民族,虽远必诛!
我爱你中国!和平!安宁!自由!
孙金莲,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协会员,诸城市作协会员。出版合集《从潍河出发》。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十多次。
(声明:文字美图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等处理。)
《西部作家村》散文·小说创作联盟
顾问:吉狄马加,王宗仁,车延高,阿来,龚学敏
艺术顾问:张咏霖,刘代明
主席总编:詹仕华
常务主席副总编: 王贵川
副主席副总编:涂国模
主编执行主席:程欣文
执行副主席: 李义忠,余楷茂,周克勤,钟若菱,陈锡挺,鲁小月,珺羽
秘书长:李义忠,余楷茂(常务)
副秘书长:周沛沛
本期编审:涂国模
本期执编:欣文
特邀编委:李发模(贵州),刘炳琪(湖南),张开翼(宁夏),张新平(湖北),赵南成(广东),陈俊(安徽),陈词(辽宁),罗盟(成都),贺罡(四川),吕雄文(西藏),贾文华(黑龙江),雪野(甘肃),韩志君(吉林) ,熊亮(江西)
编委:谭金强,付登华,孔令华,冯伦,胡锐,高万勇,孙金莲,商丘,宋健,唐鸣,归途,唐成光,贺杰,尹茜,李传斌,钟斌
策划:平原
编审: 涂国模,鲁小月
业务总监:珺羽
法律顾问:张华彬律师
每周一、三、五出刊。
千里马的草原,大树生长的沃土。用虔敬之心,铸造文学攀登之路!
来稿者,请点关注《西部作家村》,了解作品采用情况。
该公众号是纸刊《作家村》和《西部散文诗人》的选稿平台。作品应是原创首发,和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发表(投稿即视为作者授权,版权归作者,使用权归本平台)。请勿一稿多投。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绝抄袭涉黄。
来稿请认真校对和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文责自负,文章不愿修改者,请说明。
投稿请附作者个照或相关照片,作者200字简介。文章在《西部作家村》发表后,作者应积极主动转发,扩大影响;投稿两周未被采用者,可自行处理。
即日起,凡投稿本公众号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上述刊物,和党报副刊发表。
稿费:主要来源打赏。刊稿第七日后打赏不再统计;第八日按打赏的50%以微信红包发给作者(加主编微信),50%作为平台运营费用。
投稿邮箱:
诗歌:xibuzjc@sina.com;
散文: xibuzjc@sina.com;
小说: xbxiaoshuojia@sina.com。
投稿者,请加微信群“B《西部作家村》稿友群”,便于联系选稿交流。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