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文学书斋《红楼梦》读后感文友作品系列--
浅谈对《红楼梦》人物贾母的人格分析
文/彭鸿雁 编辑/谦坤
尊敬的各位领导、师友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年轻时读《红楼梦》读的是爱情,中年时读《红楼梦》读的是世故,老年时读《红楼梦》读的是人生。做为一位老年读者,再次捧读《红楼梦》时,早已对那些少男少女们那种情窦初开,朦朦胧胧的情爱表达失去了那份早年阅读时的好奇与探究。更对中年人尔虞我诈,充斥着对权利金钱的欲望不感兴趣了。逐渐喜欢上了关注了书中老年人的举止言谈和处事风格。让我最为感到值得探究和剖析一下的是贾母这一人物。下面我就《红楼梦》贾府最高权威和精神象征贾母的性格和人品,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剖析:
贾母是慈爱宽厚家族凝聚的核心
对晚辈的溺爱与包容。 贾母对宝玉、黛玉、宝钗等孙辈极力宠爱,尤其是对宝玉和黛玉的偏爱更为显而易见,她默许宝玉不受传统礼教的束缚,十分欣赏黛玉的才情展现。这种爱是基于对人性自由的理解与尊重。
对弱者的同情与庇护
突出表现是对刘姥姥的慷慨招待,对丫鬟们的包容。如鸳鸯抗婚时的全力维护,体现了其仁厚之心。作为一个大家族的统治者,她深知社会底层人生存不易,并常以“积德行善”告诫族人。 精明世故深谙家族生存之道
表现在卓越的平衡能力上,贾母的智慧在于看似不管琐事,实际对家族内部权利斗争洞若观火。她通过奖罚不同的手段维持家族表面的平衡。展现出其权威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她还具有危机意识。
作为一位封建社会大家族的统治者,贾母的日常生活极为奢侈,但她却多次提及“盛极必衰”,可惜由于上行下效,她的警示并未能阻止贾府的颓势。
曹雪芹在对贾母人物的塑造上多次展露了她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贾母具有高雅的艺术鉴赏力,她精通曲、音乐、园林设计。她的审美水平达到了贵族文化的顶峰。她追求高雅,追求精神层面高于流俗。
尤为可贵的是在那个时代她对女子才情的欣赏。她非常喜欢黛玉的诗才、凤姐的机敏、湘云的豪爽。重视女性的智慧与个性。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刻板与不公正的期待。尽管如此封建家长的局限性与矛盾在贾母身上并存着。
最具典型是她尽管疼爱黛玉,但为了家族的利益还是默许了“调包计”,间接的导致了黛玉之死。从而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封建家族领袖的冷酷一面。
贾母最为贾府最为年长的统治者,她的阶层观念根深蒂固也是必然的。她对下层人物的善意往往带有居高临下的施舍意味,如对刘姥姥的馈赠等等。但即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也可以认为贾母的这一观念是合理存在的。
纵观《红楼梦》整部作品中对贾母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贾母的慈爱、豁达、睿智、富有同情心,是贾府中少有的人性光辉未被完全湮灭的人物。但是,由于作为封建家族具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家长,她仍然无法超越那个时代的局限,她必须要以家族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的情感与正义。所以在曹雪芹的笔下,贾母的形象是立体饱满真实的。即是温情脉脉的家族共同体,也是压抑人性的牢笼,折射出封建大家族的双重性。这也是红楼梦悲剧性的体现。即便是仁慈的统治者,也无法逆转时代的倾覆。贾母的命运与贾府的沉沦紧密相连,其人格魅力与时代局限性共同构成了这一角色的深刻性。
以上是我对《红楼梦》中贾母人品性格的一点点剖析,只是一己之见。希望更多的朋友继续关注《红楼梦》,关注贾母!谢谢大家!
编者按:
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发悦享文学书斋文友的《红楼梦》读后感作品,敬请大家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