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牖
文/胡成斌
这念头来得有些突兀,却又仿佛在心底酝酿很久了。我于是放下书,向后一靠,将目光完全交付给那扇窗。窗是旧式的木格子窗,漆色已有些斑驳,此刻正框住一方高而远的、仿佛洗过的秋空。那蓝色,并非夏日那种饱涨着生命汁液的、沉甸甸的靛蓝,而是一种淡淡的、含着些微白的浅蓝,像上好的宣纸被水汽微微濡湿后透出的那种底子,澄澈,空灵,而又带着几分物是人非的疏离。几缕云,薄得像旧棉絮,又像少年人偶然兴起的、不着痕迹的思绪,正懒懒地、漫无目的地挂着,似乎一动不动,但你若凝神久看,便能觉出它们正以一种极缓慢的、几乎不情愿的速度,在融化,在流散。
窗下是一排老银杏。夏日里,它们曾是两团蓊郁的、泼墨般的浓绿,如今却像被一位豪奢的巨匠,将全部的金箔都毫不吝惜地泼洒了上去。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辉煌的黄色。阳光照临时,是一片燃烧的、哔哔剥剥的金焰;而当云影掠过,又化作一片沉静的、温润的古铜。风是有的,只是极轻,极缓,像一位叹息着的巨人。它一来,那些小小的、扇面似的金叶,便不大情愿似的,三三两两,从高高的枝头旋落。它们的飘零,全无衰败的凄惶,反倒有一种从容不迫的、舞蹈般的仪态。它们在空中翻转,徘徊,恋恋地,与风做着最后的、温柔的纠缠,然后才安然地、一片,又一片,覆在黯黄的草地上,铺成一片绵软的、无声的灿烂。这无声的飘落,比任何喧嚣的盛放,都更令我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的目光,便随着那一片最倔强的、在空中盘桓最久的叶子,一同落下了。它终于触地的那一刻,万籁俱寂,我心头却仿佛轰然一响。这满眼的秋色,不正是那文章最好的注脚么?什么“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何尝不像这春日里争荣竞秀的百花,与夏日里铺天盖地的浓荫?它们固然是热闹的,鼎盛的,值得追逐的,但终究要走到这删繁就简的秋天里来。那满树的黄金,此刻是何等炫目,但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终会将它们扫荡净尽,只留下光秃秃的、铁画银钩般的枝干,直指着冬日的苍穹。然而,这由盛而衰的过程,这绚烂之极归于的平淡,其本身,不就是一种圆满么?那叶子,生过,绿过,绚烂过,也安然地飘零了,它何尝计较过是否“万古流芳”?它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作为一片叶子的、完整的一生。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我低声咀嚼着这句话。是啊,人世如海,波涛起伏;生命如山峦,绵延不绝;但看穿了,也不过“尔尔”二字。这“尔尔”,并非虚无的顽丧,而是一种了悟后的释然。我们总以为人生该有个确切的、响亮的“意义”,像一本书的标题,或是一出戏的高潮。但我们奋力前行,盼着抵达某个光辉的顶点,到了之后,才发现那不过是另一段平凡路途的开始。那些曾经让我们夜不能寐的“难以跨过”与“遗憾”,如今隔着岁月的烟尘回望,竟也模糊成了风景的一部分。它们不再是心头尖利的刺,而化作了掌中温润的、可供摩挲的石子。原来,人生实在不是一个急于奔赴终点的赛跑,而是一场沉浸其中的、漫长的“散步”。终点何在,其实并不打紧;要紧的,是漫步时的心情,是你看云、听风、观叶落时,心头那一霎的澄明与颤动。
我又想起少时读过东坡先生的词句,那时只爱他“大江东去”的豪迈,如今却越发品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滋味。这滋味,便是这秋日的滋味。真正的强大,哪里是咬牙切齿的忘却,或是勉为其难的乐观呢?不是的。它是平心静气地“接受”。接受生命中的“分道扬镳”,如同接受枝头与落叶的别离;接受“世事无常”,如同接受此刻的晴空或许转眼便是阴霾;接受“孤独挫败”与“突如其来的无力感”,如同接受这秋日里必然袭来的、砭人肌骨的寒凉。当你不再抗拒,只是敞开胸怀,将那困惑、不安、焦虑与遗憾,一一如同接纳风雨霜露一般接纳下来,它们便失了那伤人的锋芒,反而融为你生命底色中一片沉郁而厚重的色彩。
“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丢了可以再找,朋友没了可以再交。” 这朴素的道理,在这秋光里,显得那般坚实而豁达。宇宙的成住坏空,人生的悲欢离合,原是再自然不过的常态。既无“标准答案”,也无“完美人生”,我们又何苦为自己设定那许多无形的桎梏呢?那在春日里因错过一朵花而懊悔,在夏日里为一阵雨而忧心的少年,他的诚挚与热烈固然可爱,但终究是有些紧张的。要到这人生的秋日,才能懂得,那花那雨,那一切的得与失,都不过是过程里的一部分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片凉意将我惊醒。是风从窗隙里钻了进来,带着草木与泥土的、清冽的气息。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满树的银杏,在暮色中已不再是耀眼的金,而沉淀为一种更为厚重的、古铜似的赭色。远处的天边,烧起了绮丽的晚霞,像一段辉煌的、即将终了的乐章。
我关上窗,将那一片沉静的秋色留在窗外,也留在心里。屋内的灯光亮起,温暖而安宁。我忽然觉得,心头那许久以来的重负,竟在这样一个无名的下午,被这无言的秋光,悄悄地卸下了。回头看,那曾经以为的万重山,不知何时,已如一叶轻舟,悠悠然地,渡了过去。
作者简介
胡成斌(笔名:凝渊):男,汉族,1980年1月出生于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2022年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工程分院,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2015年至2018年任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支部委员兼村文书,2018年至今任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党支部副书记,早阳镇人大代表、早阳镇党代表,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乡村振兴规划师,汉滨区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