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二章 九层佛光
莫高窟九层楼前,人潮如织。
佛诞日法会即将开始,香客们捧着莲花灯拾级而上,却无人察觉檐角风铃正发出不合常理的悲鸣。
李墨渊混在人群中,左眼看见金色佛光里缠绕着蛛网般的黑线。当苏月棠捧着铜镜走近大佛殿时,所有黑线突然收缩——佛眼竟流下血泪!
「快退!」他拉住苏月棠疾退三步,方才站立处的地砖裂开深壑,渗出带着檀香味的黑水。
裴云止捻起沾血的香灰:「他们在用往生咒逆转地脉。」话音刚落,整座九层楼剧烈摇晃,壁画上的飞天纷纷坠落,露出后面刻满吐蕃密文的青铜板。
「这是...魔星祭坛!」李墨渊认出青铜板上的七煞阵图,「耿公当年把镇魔枢藏在弥勒佛胎里!」
第四十三章 佛胎藏秘
趁着混乱,三人潜入不对外开放的北大像窟。
十丈高的弥勒佛结跏趺坐,掌心朝上处竟有个仅容孩童通过的洞口。苏月棠的铜镜照向洞内,映出密密麻麻的西夏文刻经。
「娘亲留下的记号。」她抚过某个莲花纹样,「这是苏家镜卫的密符。」
李墨渊以绳索坠入佛胎,发现内壁嵌着三百六十五面铜镜,共同聚焦于中央的玉石棋盘。棋盘星位摆放的并非棋子,而是干枯的胡杨种子。
「耿公好大的手笔!」随后下来的裴云止惊叹,「以西域龙脉为盘,佛光为引,种下的竟是...」
他突然噤声。佛胎深处传来锁链拖曳声,某个沉睡的存在被惊醒了。
第四十四章 镜阵轮回
所有铜镜突然自动转向!
镜中映出的不再是此刻景象,而是千年前耿寿昌布阵的过往:他割断三十六国使者的发辫埋入沙海,以各国气运滋养镇魔棋局...
「原来所谓镇魔,实为窃国!」李墨渊骇然。左眼双瞳看见镜中耿寿昌的虚影正在微笑,手中罗盘与《奇验经》残卷如出一辙。
苏月棠的铜镜突然发热,镜钮兽目流出血泪。她听见母亲在镜中嘶喊:「毁掉棋盘!魔星是...」
话音未落,佛胎入口轰然闭合!三百六十五面铜镜开始高速旋转,镜光交织成囚笼。裴云止以陌刀劈砍镜面,刀刃却被反弹回来——这些镜子在吸收攻击者的生命力!
「用佛瞳破局!」李墨渊将玉雕睚眦按上棋盘天元位。琉璃兽目亮起的刹那,整个莫高窟的钟鼓齐鸣,九层楼顶的宝珠射出血色光柱。
第四十五章 星坠莲台
佛诞日正午,异象惊动全城。
血色光柱中浮现魔星虚影,无数香客跪地痛哭,他们的愿力正被转化成煞气。九层楼开始崩塌,露出藏在木胎泥塑里的青铜祭坛。
祭坛上昏迷的粟特商人突然睁眼——瞳孔已变成琉璃质地:「耿某等候千年,终得佛瞳为目!」
李墨渊左眼剧痛,看见魔星正在借商人的身体复苏。他扯断颈间红绳,将最后三枚铜钱射向祭坛三才位:「裴师叔!砍断西北乾位锁链!」
裴云止的陌刀斩在虚空处,却迸发出金石相击之声。七条 invisible 的龙气锁链显形,其中西北链条已然发黑腐烂——正是当年诚王党羽做的手脚!
苏月棠将染血的铜镜抛向空中,镜面映出母亲最后的记忆:十年前那个雪夜,苏娘子并非逃难,而是带着半块佛瞳前来加固封印...
「原来我才是钥匙。」她笑着流泪,纵身跃向祭坛中心的莲花座。鲜血染红白玉那刻,三百六十五面铜镜齐齐炸裂,魔星的狂笑戛然而止。
弥勒佛掌心迸发温柔清光,将血色星芒缓缓压下。在彻底失去意识前,苏月棠看见李墨渊冲破镜阵向她奔来,身后是重聚的璀璨星河。
---
终章预告
· 镇魔棋局的终极真相
· 苏月棠血脉的代价
· 丝绸之路气运重生
· 新的守护者诞生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