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飞鸿
笔名:知心/夜叔/夜北
当2025年10月1日的第一缕晨光吻醒天安门城楼的飞檐,北京的风里还裹着秋的清冽,天安门广场却早已被滚烫的期待填满。
七点二十六分,晨光驱散最后一丝夜的薄纱,旗杆下的空气忽然凝住——护旗方阵的正步声由远及近,像从历史深处传来的鼓点,叩击着每个在场者的心跳。三军仪仗队的战士们肩扛钢枪,白衣似雪、墨绿如松、藏青若渊,每一步的幅度都精准得近乎苛刻,靴底与地面的撞击声里,藏着七十余年岁月沉淀的底气。
国旗护卫队的战士将红旗向空中一扬的刹那,风恰好从长安街的方向赶来。那抹炽热的红在晨光里轰然展开,五颗金星亮得晃眼——大星是信仰的火种,三颗小星环拱的弧度,正是亿万中国人对祖国的追随。国歌声骤然响彻广场,这声音曾在收音机里陪伴过爷爷那代人的青春,曾在电视机前照亮过父辈的晨光,此刻却以“声震山河”的力量,撞进每个在场者的耳膜。
人群里,鬓角染霜的老者五指并得笔直,系红领巾的孩子把额头贴向掌心,年轻人们的目光追着国旗向上——手掌举过头顶的弧度里,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默契。当国旗升到顶端时,晨曦已把广场照得通亮,金水桥的石狮镀着金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在光里愈发清晰。
这一天,新中国迎来第76个生日;这一天,五星红旗与朝阳在天安门广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约定。从1949到2025,从开国大典的收音机到如今的直播镜头,变的是岁月的模样,不变的是国旗升起时,每个中国人心底那句滚烫的告白:我爱你,中国!
风把国旗吹得猎猎作响,也把“繁荣昌盛”的祝福,送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河。而那面与朝阳同升的旗帜,终将带着亿万中国人的热望,把祖国的明天,烘得更加明亮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