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宋金山,男,1975年10月出生,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野潴村村民。他收养孤儿、帮扶邻里、参与志愿服务,带动村民共建和谐、文明乡村,其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2025年9月25日,在野潴村宋金山家中,我拜访了他。】

宋金山在青岛市的会议上作事迹报告(2020年摄)
采访人:您好!我从报道和村民口中了解到,您的小儿子代焕兵并非亲生,当年您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他的处境是怎样的?是什么让您下定决心收养了他,像亲生孩子一样抚养他?
宋金山:2006 年那会儿,我在村里干活时听邻居念叨,下庵村有个叫代焕兵的孩子,爹妈没了,还得了场病,需要人照顾。我当时心里不是滋味,就想着去看看。到了他家,屋里又脏又乱,孩子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小脸蜡黄,见人怯生生的,也不怎么说话。我问他吃饭没,他摇摇头,手里攥着个干硬的馒头。我就想,这孩子不能不管。回家跟媳妇商量,媳妇也心软,说 “咱多双筷子的事儿,让孩子过来住吧”。于是,我们帮他治病、供他吃饭,后来相处久了,孩子跟我们亲,我们也把他当亲儿子,就再也没分开过。如今,代焕兵已有了工作,生活称心如意,我也打心底里为他高兴。
采访人:抚养代焕兵,您从治病到上学都为他操了不少心,有没有哪件事让您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
宋金山:我们两口子把他当亲儿子待,他生病了我们日夜守着,学习进步了就好好鼓励他,前后 3000 多个日子,就盼着他能快长大成人。后来他走上工作岗位,心里一直记着这个家,经常回来看看。现在想想,用几年的辛苦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太值了!
采访人:在这个过程中,您自己的两个孩子有没有过不理解?您是怎么平衡对三个孩子的关爱,让这个“特殊的家” 能充满温暖?
宋金山:刚开始的时候,我家俩孩子确实有点小情绪,觉得我对焕兵太好了。我就跟他们说,焕兵没有了爸妈,多可怜,咱们是一家人,就要互相照顾。平时吃饭,好吃的我会分给三个孩子,不偏向谁;周末带他们去镇上玩,也总是三个孩子一起去。慢慢的,我家俩孩子跟焕兵相处就融洽了,一点隔阂都没有。现在三个孩子都长大了,逢年过节都回来看我们,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采访人:据我们了解到,周围村里的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家庭的情况您都清楚,谁家有困难您都主动帮,您怎么会有这份热心肠?
宋金山:我到村里跑多了,天长日久,许多村庄的村情民意我都掌握了。过节的时候,我会买些水果、点心去看孤寡老人,陪他们说说话,让他们不孤单。我小时候,邻居常帮我们,我妈就跟我说 “做人要懂感恩,别人帮你,你也要帮别人”。所以我一直记着这句话,能帮别人一把,心里就踏实。

宋金山(左一)救助困难家庭(2024年摄)
采访人:据说您还救助过 4 名流浪人员,帮他们联系家人,您就不怕麻烦吗?
宋金山:怕麻烦就不做这些事了。救助过几个流浪人员,主要是在路上碰到的。有一次,我遇到个流浪老人,说不清名字和家在哪儿,我千方百计打听,费了许多周折,才把他送回家。看到被救助的人团聚了,我也高兴,谈不上麻烦。
采访人:您在 2021 年牵头成立了青岛西海岸勠力同心公益服务中心,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成立这个公益服务中心,中心主要开展哪些工作,目前参与人数和服务范围是怎样的呢?
宋金山:其实之前一直是自己和家人零零散散帮衬一些有困难的人,但我慢慢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顾不过来。2021 年的时候,我就想着能不能把村里和周边一些热心肠的人聚到一起,形成一个组织,这样能帮到更多人,所以就牵头成立了青岛西海岸勠力同心公益服务中心。中心主要就是做扶老、助残、助学的事,比如定期去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生活用品、陪他们聊天;帮残疾人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像修修家里坏了的家具、帮他们采购物资;还有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给他们买学习用品、交学费。现在中心已经吸引了 100 多名热心人士参与,服务周边20 多个村庄的弱势群体,看着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我特别欣慰。
采访人:听说您还发挥自己擅长烹饪的优势,在村附近开了一家叫 “山香源” 的农家乐饭店,而且把经营饭店的收益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公益活动中,能和我们说说这事儿吗?
宋金山: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琢磨做菜,大家都说我做的菜味道不错。后来就在路边开个农家乐,凭着自己的特长挣点钱,也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公益里。这个叫 “山香源” 的农家乐饭店,生意还不错。不过我和媳妇商量好了,经营饭店的收益,除了留一部分维持饭店正常运转和家里基本开销,绝大部分都用在公益活动上,帮扶困难群体。这些年算下来,这类支出也有几十万元了。
采访人:在较长时间里,您往返镇上的助老大食堂,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取送馒头。是什么让您坚持做这件事呢?
宋金山:镇上的助老大食堂挺好的,能让老人们吃上热饭,但村里有些老年人行动不方便,自己去不了食堂,我就帮着他们取回来,送到家里。把热乎的馒头送到老人手里,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暖洋洋的。近年来,镇上助老大食堂改革了,馒头直接配送到村,我才不需要去跑了。

宋金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24年摄)
采访人:我们知道您个人和家庭都获得了不少荣誉,您能和我们说说您及您的家庭获得了哪些荣誉称号吗?
宋金山: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多荣誉。我个人的话,2021 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还评上了 2021 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 “十大道德模范”。家庭方面,我们家先后获得了青岛市 “十大绿色家庭”、山东省 “五好家庭”、青岛市 “文明家庭”,2022 年 5 月,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这些荣誉时刻提醒着我,不能辜负这些称号,要继续好好做公益,帮扶需要帮助的人。这些荣誉不是光环,而是让我做得更好的动力。我要带动家人、公益中心的志愿者一起把这份善意继续坚持下去。
采访人:您的三个孩子都很优秀,不仅孝顺,还像您一样热心助人,在家庭教育里,您是怎么把 “善良”“助人” 这些品质传给孩子的?
宋金山:我没跟孩子讲太多大道理,就是用行动做给他们看。孩子在耳熏目染中就养成了热心助人的习惯。
采访人:最后想问问您,这么多年坚持做善事,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话?
宋金山:我想跟大家说,帮助别人,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就从身边小事做起。每个人做一点好事,积少成多就能帮到很多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懂朴素的道理,多做善事,心里踏实,过日子也舒心。
采访人: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都市头条·乡村记忆”主编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高密市阚家镇人,曾在诸城市任职,退休干部。现居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志》副总编辑、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