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地脉惊变
就在第九声丧钟响起的刹那,临安城地底传来龙吟般的轰鸣。赖布衣怀中的罗盘疯狂旋转,最终定格在坤位——地脉正在移位!
"快走!"他拉起赵婉清冲向相府最高的观星楼。沿途可见地面裂开尺宽缝隙,黑气如泉涌出。登楼远眺,但见整座皇城被黑雾笼罩,唯有东南角尚存一缕紫气。
"镇龙石还在。"赖布衣稍感宽慰,却见赵婉清面色惨白地指向西方。西湖水面上竟出现巨大漩涡,三座小岛正在缓缓下沉。
无相禅师匆匆赶来,袈裟沾满尘土:"秦桧的同党启动了地煞阵,要让临安城陆沉!必须在天亮前稳住龙脉!"
三人疾奔至望仙桥。原本布下的铜钱阵已尽数碎裂,桥下河水倒流,河床露出森森白骨。赖布衣取出七盏油灯,按北斗方位摆放:"我要强开天枢阵,你们为我护法!"
这时,一群黑衣人从暗处杀出。为首者摘下兜帽,露出周明狰狞的面孔:"太师有令,格杀勿论!"
第十二章 七星续命
赵婉清拔下发间银簪,在掌心划出血符。鲜血滴落的瞬间,夜空北斗骤然明亮,七道星辉穿透黑雾照在油灯上。
"你竟会血祭星术!"周明大惊失色,"快阻止她!"
无相禅师禅杖顿地,佛光结成屏障挡住箭雨。赖布衣趁机点燃最后一盏灯,七星阵法大放光华。地底轰鸣渐止,裂痕不再扩张。
突然,一支淬毒袖箭穿透佛光,射向施法的赵婉清。赖布衣不及思索,侧身挡在她面前。利箭穿肩而过,鲜血瞬间染红青衫。
"布衣!"赵婉清扶住他摇晃的身躯,眼泪滴在他伤口上竟泛起金光。她臂上星纹再现,与赖布衣的血产生共鸣,在二人周围形成光茧。
周明见状骇然后退:"天命姻缘...快撤!"
第十三章 玄武真穴
光茧中,赖布衣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他望着赵婉清泪眼婆娑的模样,忽然想起师父的预言:"当你遇见为你落泪的星辰,便是玄武苏醒之时。"
"我明白了!"他强撑起身,"玄武真穴不在别处,就在这望仙桥下!"
无相禅师闻言震动:"难道传说中镇守东南的玄武,其实镇压着临安地脉?"
三人来到桥墩旁,只见河水退去后露出一个洞口。洞内石壁刻满星图,正中供奉着一尊玄武雕像,龟甲上镶嵌着七颗明珠。
"这是...镇龙珠!"赖布衣细看珠上纹路,"只要将明珠归位,就能稳住龙脉。"
就在这时,整个洞穴剧烈摇晃。雕像底座裂开,露出深不见底的地穴。
第十四章 龙脉溯源
地穴中寒气逼人,隐约传来锁链拖动之声。赖布衣以罗盘引路,发现穴壁刻着前朝铭文。
"靖康元年,金国术士在此钉下困龙桩..."赵婉清辨认着文字,"原来从那时起,龙脉就已受损。"
继续深入,眼前景象令众人倒吸凉气——九根铜桩钉在一条发光的地脉上,每条锁链都缠着无数冤魂。地脉旁立着块石碑,上书"大宋国运,尽系于此"。
"必须拔出困龙桩!"赖布衣刚要上前,黑暗中响起阴冷笑声。
"晚了!"周明带着金国术士现身,"太师已取得皇帝玉玺,只要将玉玺投入地脉,宋室气数就将尽!"
他举起手中玉玺,眼看就要掷出——
第十五章 紫微耀世
千钧一发之际,赵婉清臂上星纹突然脱离肌肤,在空中结成紫微星图。星光照射下,玉玺竟脱手飞向她的掌心!
"紫微帝星...这不可能!"周明惊恐后退。
赵婉清手持玉玺,周身散发帝王之气。她将玉玺按在地脉上,九根困龙桩应声碎裂。地脉发出震天龙吟,金光冲破地穴,直贯云霄。
临安城上空黑雾尽散,北斗七星格外明亮。受伤的龙脉开始愈合,城中百姓都看见一道紫气从望仙桥方向升起。
赖布衣望着星光中的赵婉清,忽然想起那个古老的预言:"国难之时,紫微临世。难道婉清你..."
她转身微笑,眼中星河流转:"我本就是太祖血脉,只是自幼被赵太医收养。"
地穴外传来万民欢呼,新帝登基的钟声响彻全城。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