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博客说起
侯俊英
第一次接触博客还是在二00五年的五月份。因为单位干部职工的新增工资,人事局要求电子化入档,领导不得已给我们科安装了一台电脑。从此开启了电脑打字写材料、设计表格、发邮件等技术操作。后来,在朋友帮助下,赶潮流地下载了QQ,开通了QQ空间。从此,揭开了书写博客那层神秘的面纱。那一刻,我竟然兴奋地手忙脚乱、语无伦次、大脑一片空白,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可一个字,一句话都想不起来,更不知从何说起。
曾记得,第一篇QQ空间文章的题目是:《孩子,爸妈永远爱你,一起加油!》内容也只是简短的几句话:“老妈的心被儿子牵着......那就是爱......永远永远......像大海一样的蔚蓝,像大海一样的深情,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浩瀚!“写完这只言片语,心情久久激动不已。能在电脑上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感觉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天正值我和同事,从青岛“信息管理”培训班学习归来,同事发来我俩在青岛北海海边的照片。看到照片上海浪泛起的浪花,想到浩瀚无垠的大海,有感而发。因为担心被领导发现,在办公室电脑上干“私活,”所以就忙里偷闲写了寥寥几语。
从此,我对QQ空间爱不释手,有事没事的就来空间转转。什么生活趣事、心路历程、开心的事情、烦恼的事情等等,都在QQ博客上一吐为快。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下了班也懒得回家,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享受着那份快乐。每天都有一篇小短文发表,接二连三地写出“我和文字有缘”“文字缘越结越深”“这辈子就吃文字这碗饭”“姥姥门前的枣树”“老弟有福””小臭子成长点滴”“夏天来了”“初学电脑”“难忘青海西宁””钱的进步”等短文,几天的时间就发表了十二篇,点赞率还蛮高的。虽然篇幅不是很大,但是我还是觉得“成就感”满满,学到了“天大”的本领。
在这十二篇文章里,我最欣赏得还是“小臭子成长点滴”这一篇。因为,儿子长那么大,大学都毕业了,这还是第一次写儿子。内容并不丰富,语言也很纯朴,但记录下从他出生,到六周岁多一点儿上一年级的成长点滴。我是这样写的:小臭子,是妈妈送给他的昵称,大名可不叫这。小臭子生下来六斤四两,脸蛋儿圆圆的、胖嘟嘟的,都说长得像妈妈。最具有特点的是四肢细长,但脑袋很大,酷似电影里的小萝卜头儿,怀他的时候也没少吃啊,咋就给饿得瘦成那样子了。但眼睛大大的,双眼皮儿,眉毛黢黑,这点儿长得又像爸爸。同事都说儿子长了爸爸妈妈的优点。谁知道呢,长大了什么样子就说不准了。小家伙特别爱哭闹,尤其是到晚上,天天如此,哭闹得四邻不安。没办法,只好找了医院最著名的儿科大夫傅主任,给儿子做了全身的检查,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还说各方面发育挺好的。大夫离开后,奶奶说,可能是饿的吧。我想也是,母乳不够吃,男孩儿饭量又大。所以到了晚上,尤其是我上夜班的时候,孩子奶奶就用奶瓶浸泡满满的一瓶钙奶饼干喂下去,果然不出所料,晚上哭闹得次数就少了。八十年代没奶粉,只好用饼干当做辅食,也真是亏欠儿子了。
小臭子长到三个月就非常招人喜爱了,见了熟人就笑嘻嘻的,谁抱都行。奶奶称他是“烂扁头,”就是不认生的意思。七八个月时就开始说话了,一些简单的称呼:如娃娃、姐姐、爷爷、阿姨都会叫了,就是奶奶叫不了。他看见和奶奶同龄的老人就喊呆呆。小花儿阿姨,他喊小“发儿”阿姨。虽然吐字不清,但是这么点儿小人儿就会说话,见面会打招呼,还都夸他挺聪明的。最让家人头疼的是,光会说话不会走路,胖胖的身子顶着个大脑袋,就是挪不动步,一岁多了还老让大人手牵手的领着。孩他爹说:“真笨呀!”是啊,比他小一个多月的海波、冰冰、健健等,都学会走路了,并且走得还很熟练。儿子十三个月断奶就送到奶奶家了。没办法呀,他妈妈三班倒,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他。在老家住到四周岁,就接回城里上幼儿园了,因为我单位新建了一个子弟幼儿园。在老家的那几年,虽然爷爷奶奶没多少文化,但是也没少教他识字数数。回来上幼儿园时,大门上贴的对联儿都背熟了,电视上播报天气预报的地名,也背得滚瓜烂熟。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也都学会了,老家小孩子唱得歌谣都会唱,没有哪一首能难倒他。六周岁半上了实验小学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年终考试,成绩是全班第三名,数学100分,语文98分,第一张“三好学生”奖状拿回了家。他班主任老师说,这孩子很不错。我们想这才哪到哪啊,可他爷爷说:“别不知足了,老家和他一样大的小孩还满大街跑着玩呢。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孩子长大了肯定错不了。”谁知道呢?但愿吧。
呃!忘记告诉大家了,我QQ空间的昵称是:依林听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