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绘千秋华夏魂 墨书盛世山河志
一一评郝俊凱《中华赋》
作者:刘 昊
《世界文学》平台刊登的郝俊凯先生《中华赋》,是一篇以笔为椽、以墨为河的鸿篇巨制。其文如奔涌黄河,裹挟着五千年文明的厚重底蕴;其势似巍峨昆仑,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的磅礴气象。全文以“溯史—绘景—扬文—颂人—叹变—赞今”为脉络,将中华大地的山川之美、历史之深、人文之盛、精神之伟熔于一炉,既是对民族过往的深情回望,亦是对家国未来的豪迈礼赞,字里行间满溢着赤子般的家国情怀与文人的锦绣才思。
观其文脉铺陈,堪称“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典范。开篇即以“泱泱华夏,肇自轩羲”破题,寥寥八字便勾勒出中华文明的源头坐标,继而沿历史长河溯流而上: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神话滥觞,到黄帝涿鹿、唐尧禅让的上古华章;从始皇扫六合、汉武开丝路的雄才大略,到唐宗宋祖、洪武康乾的盛世图景。笔触流转间,六十七朝的兴衰更迭如画卷徐徐展开,既见“战国七雄烽烟图治”的激荡,也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仁厚。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对盛世的咏叹,更以沉郁之笔直面近代国殇——“清廷腐败,国祚倾颓”的无奈,“鸦片战争,国门洞开”的屈辱,“南京屠城,惨绝人寰”的悲痛,字字泣血,句句铭心。而后笔锋陡转,写十月革命的星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长征万里的壮举、抗战十四年的坚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惊雷响彻云霄,历史的厚重与转折的铿锵交织,让读者在时空穿梭中读懂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再赏其山川描摹,可谓“以景传情,以情铸魂”。作者笔下的中华山河,绝非简单的地理罗列,而是注入了文明基因与民族情感的精神图腾。写“珠穆朗玛,世之屋脊”显其雄,“昆仑嵯峨,万山之宗”显其尊,“秦岭逶迤,国之龙脉”显其魂,三山五岳的磅礴与长江黄河的奔腾,构成了华夏大地的骨架。更妙在细节勾勒:长江“开云岚于白帝,飞轻舟于江陵”,藏着李白的诗意;黄河“起磅礴于青甘,展雄浑于晋陕”,载着文明的源流;长城“逶延盘踞九州,东西横亘万里”,是守护的象征;大运河“似长练彩绕三河”,是智慧的结晶。从“塞北大漠霞红”到“江南四季如春”,从“黄果树瀑布恢弘”到“日月潭山青水澄”,从“莫高窟奇于卢浮宫”到“秦兵马俑无双”,作者以对仗工整的句式、色彩鲜明的意象,将中华之美写得既有“极人力之化境”的壮阔,又有“巧夺天工之神斧”的精巧,让读者如临其境,心向往之。
若论其人文彰显,则是“以贤为镜,以智为光”。文章不仅写山河之盛,更写人文之辉——从仓颉造字“文以载之世道”,到甲骨钟鼎“纪商周之史事”,文字的诞生为文明传承埋下火种;从《诗经》开古典之先河,《离骚》彰赤子之情怀,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孟仁政、老庄道法、墨翟兼爱、韩非刑赏,思想的勃发铸就了民族的精神脊梁。魏晋风度里,王羲之《兰亭》“笔走龙蛇”,顾恺之《洛神》“妙绝千古”;隋唐盛世中,科举取士海纳百川,李杜诗篇独领风骚;宋元以降,活字印刷传文化薪火,四大发明彰古国辉煌,《天工开物》博以鸿范,《本草纲目》成医药圣籍。而英雄豪杰更是文章的亮色:屈原求索、商鞅变法、子卿牧羊、霍去病逐匈奴、司马迁著《史记》、诸葛亮鞠躬尽瘁、岳飞尽忠、文天祥照汗青,直至近代鲁迅以笔为刃、聂耳以歌为枪,钱学森铸航天之梦、袁隆平解饥馑之忧。这些名字如星辰般闪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让读者在仰望先贤中汲取奋进力量。
最动人者,莫过于其当代礼赞的“以今为继,以梦为马”。文章后半部分聚焦新中国的崛起与新时代的辉煌,字里行间满是自豪与振奋: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破强权,到“两弹一星”奠定大国根基;从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到经济建设“跻身寰宇次席”;从脱贫攻坚“获取全胜”,到乡村振兴“福祉三农”;从科技领域“量子通信屡传捷报”“北斗巡天、神舟凌霄”,到国防建设“航母列阵、歼机腾飞”;从文化复兴“故宫文创蜚声中外”,到外交舞台“命运共同体捍卫和平”“一带一路互惠共赢”。作者以精准的表述、昂扬的语调,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一一铺展,既见“青山绿水九域新装”的生态之美,也见“高铁飞驰、919飞天”的科技之速,更见“大国之魂坚不可摧”的自信之姿。结尾“明天之中华,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的展望,如洪钟长鸣,既是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更是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从语言艺术来看,《中华赋》堪称赋体文学的当代佳作。全文以骈体为主,兼用散句,对仗工整而不呆板,韵律和谐而不晦涩。“数百代英雄叠起,五千载文明璀璨”“唐宗宋祖文功武治,贞观之治开元兴”“塞北大漠霞红,高原天蓝云淡;草原骏马奔驰,长白林海雪原”等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作者善用典故而不堆砌,巧用比喻而不牵强,如将长城喻“苍龙天矫”,将大运河喻“长练彩绕”,将新中国成立的宣言喻“春雷响彻九天云霄”,生动形象,意境深远。语言精准处,如“十四年之,浴血奋战”“GDP已跻身,寰宇次席”,寥寥数字便概括关键信息;文采斐然处,如“悲壮憾天地,英气吞山河”“江山万代,金汤倚固;千秋邦国,塞垣凭壮”,笔力千钧,掷地有声。
郝俊凯先生以七十余载人生阅历、四十余载从政经验,将对家国的热爱凝于笔端,写下这篇《中华赋》。其不仅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不仅是对国庆佳节的诚挚献礼,更是对民族复兴的深情呼唤。读此赋,如观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华千年画卷,如听一曲激越昂扬的民族奋进之歌,让人在感受文明厚重的同时,更添砥砺前行的力量。此等佳作,堪称“笔绘千秋华夏魂,墨书盛世山河志”的典范。
2025年10月2日于西咸新区
作者简介: 刘昊,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研究会会员。曾于诸报刊发短篇小说200余篇、诗歌近百首、报告文学及杂文百余篇,出版长篇小说《孪生聋哑》、《洪渎轶事》、《这个世界静悄悄》、《沙道湾》等5部。应约创编电视系列剧30集,应邀编撰多个村镇、社区志书4部。《孪生聋哑》分别获省、市作品大赛一等奖,《石头梦》获陕西省报告文学竞赛一等奖。长篇小说《这个世界静悄悄》被誉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本人曾任多年中学校长,退居二线后任《古都文萃》副主编。本人事迹被载入《未来出版社社史》、《咸阳市教育志》、《渭城区教育志》、《底張教育志》等史籍。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