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答(组诗十首)
文/阿尔芒
01以答
伤口因形状而纠结。以至于
疼痛被一再降低,停顿
或失忆
木瓜心,抱叶蝉
都不如意。橙色对力量深信不疑。树蛙
把蝌蚪们背到叶面上的小池子中
让尾巴长成两条后腿
走向自己
到底什么时间
出现的转机,就连悬钟和香菱也说不清
02寄忆
……只有右边一大半乳房
被肋间
暴起的手形青筋
托住。这是画面的全部原素
还是不相称的婚姻?普基廖夫
不必难过
你已给了新娘
安身之所:油画和你的一部分
目光水域,而且此处含盐量极高
我们喝点酒,再跟自己的影子打架。好吗?
03无它
得无
所得
生,即非生
多尊香炉,心里边,也就会多一个鬼
——月光
停肩
我
在
否
刘伶只顾喝酒,从不看竹林外面雾凇的。妖
04野性之爱
……影子之歌,轻吻塞内加尔脸庞
黑色的奉献,在蒙昧的夜曲里
着谜于阴道的
火热。
早安,热带雨林
一只碗,一个灰白的箭头
一座用不规则石块垒成的家园
桑戈尔与少女外翻半裸的厚嘴唇
顶着水罐,骑上牯牛,向太阳朝圣
——大耳环上坐满神。
05以及醉
言不由衷的皂角树
与身影模糊的表面积
相遇,听琴的人
心就乱了
顾盼儿请来即将失传的
古谱,在秦淮河边
晾晒。其间80°的黑
昏昏欲睡,还有五分之一的
沼泽,可以埋入一整个秋天的红叶
以及——醉。
06他时代,在夏天的旁边
甘尼美提斯手持的宝瓶
又洒下
一茬
雨
露
他的时代,比生命短暂。乘坐的鹰,就
停在麦田上方,银河西岸,夏天的旁边
——仰望
天空。我已堕落钢管舞夸张的
倒立。
07挂单
一条鱼,比水的归宿
更轻
且食不果腹:腾出
身体更多的地方,养育蒹葭苍苍
……风车是自己摸到这里的,整天
有心无心地用手指画圆
一只小鸟
跟着
旋波,在泉边私藏倒影里未被使用过的暧昧
自负因果——在尘世旁边挂单修行。
08有爱的游戏
提篮
在贩卖
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
维安和心,也扑朔迷离
希腊姑娘
用鲜花装饰熟睡的爱神时
还有两个小女孩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偷看
背媳妇游戏即将开始:可以是自己的
也可是邻居的,还可以是事先知道她的
父亲是谁。例如上帝。蛇
09一朵小花,在废垄的暮色上径自开
佛过此地
摩顶开光
她的
黄
如小手电
只照亮一步之遥
正好能安顿自己的平生
——以外的
辽阔留给野兽,及其他。它
陈晓旭真?傻。
10这就是尘世,所以不必放弃
接羔的棚圈
必须苫得严实。四月里
惯常有暴雪,小峡谷和低洼地
会被淹没。哈拉巴
也能把人绊倒
有些坎不会轻易就能跨过去
餐巾像婴儿的尿片
旗袍也是出轨的别称、旁亲
所以,我不再嫌弃自己的棕色出生地
——万圣节,邓波儿也在过
阿尔芒,江苏成子湖诗歌部落总策划人。出版《象脚鼓的雨季》《美术体的村寨》《转经筒的插图》等14部诗集(合集)。《淮海晚报》“木橹摇云”诗歌专栏作家,《宿迁晚报》“双面绣”诗歌版块A位嘉宾,《现代家庭报》“心意卡”特约供稿诗人,《星星诗刊》“嘉宾诗人”登展作者。长诗《乌骓之卷》(载于《诗歌月刊》)被项王故里收藏。作品入选《扬子江诗歌二十年精选》《江苏百年新诗选》《北极星文学丛书》等数十种读本。
在尘世与超验之间行走
——阿尔芒组诗《以答》赏读
文/洞庭波
阿尔芒,作为“江苏成子湖诗歌部落”的创始人,他的诗歌往往带着一种独特的质地:既有扎根于土地的朴实与真切,又有飞跃于现实之上的灵光与哲思。这组《以答》(十首)正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它不像一些刻意让人看不懂的先锋诗,而是在看似跳跃、破碎的意象之下,隐藏着一条关于生命、疼痛、记忆与救赎的清晰脉络。让我们放下对“诗一定很难懂”的畏惧,像散步一样,走进这片诗意丛林。
01《以答》:生命的自我疗愈与蜕变
诗的开篇便直面“伤口”与“疼痛”。但诗人说,疼痛因为伤口的“形状”而被“一再降低”。这听起来有些矛盾,却道出一个真相:当我们能冷静地审视痛苦的形态时,痛苦本身反而被化解了一部分。
随后,诗人的笔触转向自然:木瓜、蝉、树蛙。尤其是树蛙“把蝌蚪们背到叶面上的小池子中/让尾巴长成两条后腿/走向自己”,这是一个极其生动而充满耐心的生命成长意象。它告诉我们,转机或许就隐藏在这种静默的生命过程中,如同蝌蚪变青蛙,需要时间,无法被“悬钟”(时间)和“香菱”(《红楼梦》中懵懂的角色)说清。这首诗为整组诗定下基调:接受伤痛,相信生命内在的、缓慢的治愈与转化力量。
02《寄忆》:记忆的油画与现实的醉影
这首诗从一幅著名的油画《不相称的婚姻》切入。诗人没有描述整幅画,而是聚焦于一个细节:“只有右边一大半乳房/被肋间/暴起的手形青筋/托住”。这个细节充满了张力,是青春与衰老、美丽与残酷的并置。诗人似乎在问,这是艺术的“全部原素”,还是现实婚姻的隐喻?
但阿尔芒没有沉溺于批判,而是以一种宽慰的口吻对画家说:“不必难过”,因为你已经为新娘提供了一个“安身之所”:艺术本身。然而,“此处含盐量极高”,一句话点出记忆与艺术中蕴含的泪水与苦涩。最后一句“我们喝点酒,再跟自己的影子打架。好吗?”堪称神来之笔。影子是另一个我,是与记忆纠缠不清的自我。“打架”是内耗与挣扎,而“喝点酒”则是面对这一切时,一种略带醉意、自我调侃的勇气。
03《无它》:放下执念的禅意瞬间
这首诗很短,却充满了佛道哲思。“得无/所得/生,即非生”化用佛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心经》“色即是空”的智慧,告诉我们执着于“得到”,反而一无所得;生命本身也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不必死死抓住。
“多尊香炉,心里边,也就会多一个鬼”是核心警句。香炉本是敬佛之物,但若执着于形式,求佛的执念本身就成了心魔。月光停肩,万物静谧,诗人叩问“我/在/否”,是在探寻那个剥离了执念和身份的、本真的自我是否存在。结尾的刘伶,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放达闻名,他“从不看竹林外面雾凇的”,是一种“活在当下,不问外界纷扰”的洒脱。阿尔芒借此点出:真正的修行,或许就是像刘伶一样,专注于此刻的酒与竹林,放下对窗外美景(象征外物诱惑与纷扰)的执着。
04《野性之爱》:原始生命力的礼赞
这首诗的画风突变,从东方的静谧转向了非洲的炽热与原始。塞内加尔、桑戈尔(塞内加尔国父、诗人)、厚嘴唇、牯牛、大耳环……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野性、生殖力和神圣感的画卷。
“影子之歌,轻吻塞内加尔脸庞”是温柔,“着迷于阴道的/火热”是直白的生命欲望。“早安,热带雨林”一声问候,充满了对这片原始生命力的敬意。诗中的“碗”、“箭头”、“石块垒成的家园”是朴素的文明,而少女“向太阳朝圣”则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最终,“大耳环上坐满神”,将世俗的装饰品提升到了神性的高度。这首诗是阿尔芒作为先锋诗人,其视野开阔的体现,他赞美的是一种未被现代文明过度驯化、蓬勃而本真的生命力量。
05《以及醉》:江南水乡的现代迷惘
作为苏北诗人,阿尔芒的笔下却有着深刻的江南印记。这首诗将我们带回了秦淮河边。“言不由衷的皂角树”与“身影模糊的表面积”相遇,暗示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流的困境与隔阂,以至于“听琴的人/心就乱了”。
“顾盼儿”可能指古代歌姬,她请来“即将失传的古谱”在秦淮河晾晒,这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优美而伤感的动作。然而,晾晒的却是“80°的黑”和“沼泽”。“黑”是迷茫,是历史的沉重,“沼泽”是沉沦的困境。诗人说,这沼泽“可以埋入一整个秋天的红叶”,将最美好的事物(秋叶)与最沉沦的处境(沼泽)并置,冲突感极强。最终,所有复杂的情绪都归结为一个“醉”字。这不仅是酒精的醉,更是一种在面对文化失落与现代性迷惘时,宁愿暂时沉醉的诗意状态。
06《他时代,在夏天的旁边》:神话与现实的坠落
甘尼美提斯是希腊神话中为众神斟酒的美少年,最终化为宝瓶座。诗中的“宝瓶/又洒下/一茬/雨/露”,是神话对现实的滋养。“他的时代,比生命短暂”,道出了青春、理想等美好事物的易逝。
“乘坐的鹰,就/停在麦田上方,银河西岸,夏天的旁边”,这是一个极其宏阔而富有诗意的空间:麦田是大地,银河是天宇,夏天是季节,而“旁边”则是一个超然的、观察者的位置。然而,仰望天空的“我”,却“已堕落钢管舞夸张的/倒立”。从神话的鹰坠落到世俗的、甚至带有情色暗示的“钢管舞”,这种巨大的反差,精准地捕捉了现代人精神向往与肉体沉沦之间的撕裂感。
07《挂单》:轻灵无我的修行
“挂单”是僧人到寺庙借宿修行。这首诗通篇充满一种轻灵、无为的禅意。
“一条鱼,比水的归宿/更轻”,鱼在水中,却比水更轻,这是一种“无我”的境界。它“食不果腹”,是为了“腾出/身体更多的地方,养育蒹葭苍苍”,这是一个绝美的意象,意味着清空物质的欲望,是为了让精神的生命(如蒹葭般诗意而苍茫)茁壮生长。
风车“有心无心地用手指画圆”,小鸟“私藏倒影里未被使用过的暧昧”,都是自然而然、不刻意为之的状态。最终,诗人点明主题:这一切,都是在“尘世旁边挂单修行”。修行不在远山,而在红尘之畔;真正的修行,是像风车和小鸟一样,顺应自然,不负因果。
08《有爱的游戏》:童真与神性的交织
这首诗充满了童趣和神话色彩。提篮贩卖“带翅膀的小男孩”,仿佛是丘比特在被交易,暗示“爱”本身在世俗中被商品化。“背媳妇游戏”是纯真的童年记忆,但诗人笔锋一转,“可以是自己的/也可是邻居的,还可以是事先知道她的/父亲是谁。例如上帝。蛇”。
这最后一句,瞬间将游戏的维度拉升至宗教与人类的原初。“上帝”是创造,而“蛇”是诱惑(《圣经》中引诱夏娃的蛇)。诗人巧妙地将民间游戏与人类关于爱、起源与堕落的宏大命题联系起来,告诉我们:最纯粹的爱与最深刻的人性秘密,或许就藏在孩童的游戏之中。
09《一朵小花,在废垄的暮色上径自开》:安顿自我的微光
这是组诗中最宁静、也最富禅意的一首。在荒废的田垄(“废垄”)上,一朵小黄花自顾自地开放。诗人说,它的黄,像“小手电/只照亮一步之遥/正好能安顿自己的平生”。
这是一个极其温暖而智慧的比喻。我们常常追求普照大地的光芒,却因此感到焦虑和无力。而这朵小花启示我们:不必如此。每个人只需要照亮自己脚下的一小步路,能安顿好自己的身心,便是圆满。至于“以外的/辽阔”,就留给“野兽及其他”吧,那是属于另一种生命和秩序的天地。最后一句“陈晓旭真?傻”,陈晓旭是87版《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其人生轨迹与角色命运高度重合,常引人唏嘘。诗人或许是在感叹,何必像她那样执着于一个角色、一种命运(“真”)而无法解脱呢?那才是“傻”。像这朵小花一样,安于当下,照亮自己,才是大智慧。
10《这就是尘世,所以不必放弃》:坚韧的生存智慧
组诗的终章,回归到最坚实、甚至有些粗粝的土地上。它像一首朴素的生存教诲诗:接羔的棚圈要盖严实,因为四月也可能有暴雪;走路要小心,因为哈拉巴(土块)会绊倒人。“有些坎不会轻易就能跨过去”,这是直白地承认生活的艰辛。
随后,诗人的视角变得更具批判性和讽刺性:“餐巾像婴儿的尿片/旗袍也是出轨的别称”。他将高雅(餐巾、旗袍)与低俗(尿片、出轨)并置,撕开了文明社会的虚伪面纱。然而,正是在看透了这一切的粗粝、不完美甚至丑陋之后,诗人说出了最有力的一句话:“所以,我不再嫌弃自己的棕色出生地”。这是一种全面的接纳,对故土、对出身、对尘世本来面目的接纳。正因为看到了生活的全部真相,既有暴雪坎坷,也有邓波儿(秀兰·邓波儿,童年偶像)带来的万圣节快乐,所以我们才“不必放弃”。
阿尔芒的这组《以答》,就像他策划的“成子湖诗歌部落”一样,是在地方性与世界性(区域)、传统(中正)与先锋(唯美)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他用空灵的意象、禅宗的智慧、先锋的笔法,与我们探讨了一个最朴素也最终极的命题:如何在一个并不完美的尘世中生活下去。
他的“答”案,就隐藏在这十首诗里:像树蛙一样相信生命内在的转化力;像与影子打架的醉汉一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像刘伶一样专注当下;像热带少女一样赞美原始的本能;在迷惘时允许自己“醉”一会;在坠落时不忘仰望;学习小鱼和风车的无为与轻盈;在游戏中窥见神性;安于做一朵只照亮自己的小花;最终,看透尘世的所有真相,然后,深深地爱它,永不放弃。 这便是一位当代先锋诗人,给予我们最平实、也最深刻的慰藉与力量。
2025.10.3木叶下
《成子湖诗刊》2025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