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博文依韵唱和五峰故事
(一)少(柴埠溪)
崖悬云雾绕,秀谷人踪少,
鸟伴白云飞,人观天际渺。
(二)无(姊妹峰)
双峰依碧水,对影立云无。
雾起罗裙皱,风回玉佩殊。
(三)适(得乐桥)
炎光蒸野陌,汗雨浇行客。
一上此桥头,天风消暑适。
(四)俗(对嘴岩)
仙宫留玉足,却恋凡尘俗。
千载吻痕深,双唇亲老峪。
(五)韵(对棋台)
天枰摆上台,土地逢佳运。
一子定乾坤,空山余帝韵。
(六)性(绣楼)
独坐怯春寒,深闺藏耐性。
风摇烛影斜,岭上楼台靓。
(七)本(神笔峰)
帝遣绘丹青,临崖摹古本。
风来墨迹干,柴埠溪浑沌。
(八)爱(三姊妹峰)
危崖凝晚黛,热恋长相爱。
溪语诉离殇,痴心存万载。
(九)丘(邮差)
驿路风尘远,孤身立晚丘。
家书传万里,别绪系心头。
(十)山(五峰新城)
新城藏大巧,万仞立诗山。
莫管尘嚣乱,心游碧野间。
(十一)误(情人谷)
命舛天犹妒,情深缘分误。
烟霞垄上耕,蜜月深山渡。
(十二)落(茶票兑换处)
残月伴疏星,青葱随手落。
红云似醉酡,浅笑送期诺。
(十三)尘(五峰毛尖)
灵芽藏野岫,一品净心尘。
泉漱千岩雪,香生云外春。
(十四)网(老影视室)
天涯能共享,每户都联网。
云汉可同行,遥传心内想。
(十五)中《山城街景)
暮色漫城中,霓虹映稚童。
火锅香引客,醉倒白头翁。
(十六)一(跳绳)
绳飞彩练疾,童趣仍排一。
白首纵难追,心随跃动逸。
(十七)去(滚铁环)
童心逐逝波,环转乘风去。
轱辘转流光,犹追儿伴侣。
(十八)三(打螺坨)
陀螺旋地舞,童趣忆犹三。
鞭响惊风起,回眸笑靥酣。
(十九)十(忆老冰棍)
街巷吆声近,追踪买上十。
分甘童伴欢,入口唇边湿。
(二十)年(小城新篇)
回首忆流年,沧桑已万千。
金光书信史,小邑换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