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赋
连丙堂
巍巍华夏,泱泱大国。金秋十月,天朗气清,仰观国徽,肃然起敬。此乃国之重器,民族之魂,凝聚五千年文明之精华,昭示亿万人民之意志。其形也庄严,其意也深远,其神也崇高,其韵也悠长。
国徽之形,方圆相济。外环以齿轮稻穗,内嵌五星照耀天安门。齿轮者,工人阶级之象征也;稻穗者,农民阶级之代表也。二者交错环绕,如兄弟携手,似战友并肩,共筑钢铁长城,同谱丰收乐章。此设计之妙,尽显工农联盟之坚不可摧,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之真谛。
五星者,璀璨夺目。大星居上,如北斗指引;四小星环拱,似众星捧月。此乃中国共产党领导之象征,亦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之写照。五星之光,穿透历史迷雾,照亮复兴之路。其排列之序,暗合天象;其辉映之势,彰显人和。观之令人心潮澎湃,思之使人豪情满怀。
天安门者,民族之脊梁也。红墙黄瓦,巍然屹立;重檐飞角,气宇轩昂。六百载风雨沧桑,见证王朝更迭;七十余年红旗漫卷,记录民族新生。今镌于国徽之上,既是对历史之铭记,更是对未来之期许。其下五门洞开,象征开放包容;其上红旗招展,寓意奋进不息。
国徽之色,以红金为主。红者,热血也,革命也,赤诚也;金者,光明也,丰收也,希望也。红底金纹,相得益彰;金红交织,辉映成趣。此配色之精,既承传统审美之雅致,又具现代设计之大气。远观如旭日东升,近看似火炬燃烧,令人顿生敬畏之心,油然而发报国之志。
国徽之神,在于其承载的民族精神。细察之,可见大禹治水之坚韧,愚公移山之执着;可感屈原问天之求索,岳飞报国之赤诚;可闻李白放歌之豪迈,杜甫忧民之深沉。五千载文明积淀,百余载抗争求索,尽熔铸于此方圆之中。此非寻常图案,实乃精神图腾,民族魂魄之化身。
国徽之韵,与时俱进。初创之时,彰显站起之豪迈;改革之际,见证富起之辉煌;今日观之,更感强起之自信。其形虽恒,其意常新。每当我们仰望国徽,既看到历史的厚重,更看到未来的召唤。它是无声的誓言,是有形的信念,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复兴之路上砥砺前行。
国徽之用,庄严神圣。悬于人民大会堂,见证治国理政之方略;铸于人民币上,伴随百姓日常生活;刻于护照封面,护佑游子四海为家。无论身处何地,但见国徽,便见祖国;但思国徽,便思根本。此物虽小,重若千钧;此图虽简,包罗万象。
今作此赋,非为藻饰,实乃心声。国徽者,非金非玉,而重于金玉;非鼎非钟,而响于鼎钟。愿吾辈常怀敬畏之心,永葆赤子之情,将国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守护这永恒的图腾,谱写新时代最美之华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国徽之光,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惟愿华夏儿女,永记此徽,永承此志,共建美好家园,同圆复兴之梦。
作者简介
连丙堂,男,汉族,1959年生。阳原县小石庄人。中共党员,公务员,学历大专,河北高等商业专科学校毕业。糸县商务局退休干部。爰好文学,会写古诗,现代诗,散文,小说,曾有上百篇文章发表在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张新荔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