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美术馆1号展厅C位,由著名军事摄影记者延春拍摄的这幅《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的照片,它的巨大视觉冲击力,一下就抓住了人的眼球,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躇足深思…… 笔者认为,令读者产生这一瞬间联想行为的原因就在于它自身所孕含的摄影语言的巨大魅力。
首先,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其视觉冲击力往往源于场景的营造、元素的精妙构成以及景别层次的巧思布局。以摄影记者延春拍摄的这幅摄影作品为例,其震撼力的生成深植于三个维度的协同发力。
(二) 从元素构成上看。这幅图的元素丰富且极具符号性。大面积的红色地毯,既是视觉焦点,又象征着热烈与庄重;整齐划一的队列,展现出秩序之美与力量感;迎风招展的红旗、标志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两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这些元素或具象征意义,或具视觉张力,相互交织、呼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密度。这种高密度且富有层次的元素组合,让画面信息饱满,每一处细节都在为视觉冲击添砖加瓦。
(三) 从远景、中景、近景的层次看。远景中,天空的开阔与建筑群的轮廓,奠定了画面的宏大基调;中景里,队列的排布、广场的布局,展现出秩序与规模;近景处,地毯的质感、人物的细节,拉近了观者的视觉体验。三层景别相互嵌套,让画面既有宏观的震撼,又有中观的秩序呈现,还有微观的细节支撑,形成了立体的视觉纵深。这种景别层次的精心构建,让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自然游走,每一层都能带来不同的视觉刺激,最终汇聚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由纪实摄影见长的摄影家龙帆拍摄的这幅《彩虹集市》夜景图片,在流光溢彩的夜色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山城繁华的夜经济的同时,也极好地通过图像语言和丰富的影像元素,给我们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
首先,是其色彩的运用。
纵观这幅山城夜色图,画面色彩对比强烈且富有层次。前景市集的彩色帐篷(红、黄、蓝、白等)鲜艳明快,与背景山城夜景的暖金色调、深灰色建筑形成强烈的冷暖色调对比,既突出了市集的活力,又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可以说,这样一种表现手法与色彩搭配,极具视觉冲击力,更是这幅作品出彩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其光影效果的成功展现。
我们知道,夜景照片的拍摄关键,是其光影的运用与营造,只有恰到好处的光影营造,才会拍摄并呈现出浓郁的氛围感和审美情趣。图中市集的灯光璀璨夺目,不仅勾勒出摊位与人群的轮廓,又在无形中增添了市集夜经济的烟火气;城市建筑的灯光则明暗交错,凸显出建筑的立体感与夜景的深邃,这种光影上的明暗变化即让画面富有了节奏感,又使画面增添了意义深度。
再次,是构图形式上的独具一格。
作者大胆采用前景与背景的分层构图。前景热闹的市集充满生活气息,背景繁华的城市建筑展现都市风貌,中间的江面作为过渡,使画面层次分明。这种独具一格的构图方式,将市井活力与城市繁华相融合,既体现了空间的纵深感,又传递出山城夜晚的多元魅力。
综上所述,这种色彩、光影、构图三重摄影元素的重合构建,即是展现摄影美学在夜景拍摄方面大胆运用的关健,也是这幅作品成功展现时代特征的关节点。
再有,资深摄影记者盛佳鹏拍摄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辽宁摄影家王乃功拍摄的《党微》;摄影家崔博谦拍摄的《百年好合》,与其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在成功地展现了作品主题的同时,也极其鲜明地呈现了时代特征。
摄影/盛佳鹏
党徽 摄影/王乃功
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本次影展的最大亮点
妙境空观 摄影/滕彬
本次巡展中,曾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著名风光摄影家滕彬先生,运用东方美学元素创作的画意摄影作品《妙境空观》,就是众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摄影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可以说,摄影家滕彬先生的这幅画意摄影作品充满中国特色与中国元素,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
作者选取驰名中外的漓江山水、山峦修竹等典型中国意象,如作品中桂林喀斯特峰林,竹枝的清逸滴翠,河流的蜿蜒曲折,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即承载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象,又是中国传统的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视觉凝练。
(二)、画意与摄影的重构融合
我们看到,在这幅作品中,作者以水墨技法为灵感,通过黑白灰的影调控制,模拟“墨分五色”的传统技法,以现代摄影技术营造出虚实相生的东方美学意境,作品中运用传统水墨的留白与晕染,呈现出自然的氤氲效果,这种将摄影的纪实性转化为充滿东方元素的写意性,即实现了摄影与水墨绘画的艺术融合。又通过浓淡相宜的艺术效果,着重体现出作品的中国特色。
(三)、作品独具的风格特点
作品《妙境空观》遵循中国水墨画风格“写意传神”的核心,不执着于细节的如实记录,而是通过光影、雾气的塑造,体现空灵悠远的意境,由此传递出中国传统艺术美学追求的“气韵生动”,让观者在黑白影像中感受到中国水墨山水的诗意与哲思,无疑,这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摄影领域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对于创新的诠释与经典运用。
此外,由摄影家付增凱拍摄的《优雅的力量》;周民拍摄的《仙鹤颂》;颜劲松拍摄的《丰收的码头》;池海波拍摄的《红柳》等等,无不彰显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优雅的力量 摄影/付增凯
仙鹤颂 摄影/周民
丰收的码头 摄影/颜劲松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次巡展中,做为主办方的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承办方的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展览处、信息处及辽宁省摄影家协会、辽宁美术馆,摒弃了以往按步就班的展陈方式,而是在深入思考,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传统影像的具像表达与深入思考,勇于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成功探索,使中国摄影艺术真正体现出繁花競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者简介:
樊明堃 网名:凡帆 编审 高级记者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理事 辽宁省及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