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小学生作文选188
就算事倍功半也一样要去做
赵润泽

曾有人说过,做事情一定要找对方法,否则不会事半功倍,反而会事倍功半。但如果在绝境之时,只有事倍功半这一种做法,你还会坚持去做吗?
我的答案是,会。
纵观历史上的无数名人,她们或是寻不到高效的办法,或因外力而无法寻求,但却用自己的“笨方法”闯出了一番名堂。只要能找到方法,那就去做。只要能让她们在梦想的阶级上攀爬,那就无论难易。下定决心就义无反顾,这个过程或许艰苦,或许聪明才智也无济于事,但她们用远超常人的毅力与决心,比上了平常人,甚至说,超过了平常人。
在18世纪的美国,有一个女孩悄无声息的降生了。人生的前两年,她的生活轨迹与普通人无异,而就在两岁,一场大病无情剥夺了她的视觉与听觉。女孩命途多舛,人们都认为一个既看不见也听不见的人,此生多半“抱废”。然而,就在女孩五岁那年,一位家庭教师的到来,为她传奇的一生开了头。在老师的教导下,女孩开始学习美式手语,很快就掌握了手语。但她觉得,仅仅用手语交流有些太过拘束,她想自由的表达想法,她想像常人一样,说话。这对于聋盲人来说无疑很难,女孩听不见,无法知晓老师的教导,又看不见,无法看见老师写下的东西。女孩知道她将会付出远超于常人的努力,但还是下定决心要学说话。她先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学,将手放在老师的喉咙部分,去感受喉咙细微的颤动,以判断老师的发音。最初,她连学一个字母,都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是数个小时,更别提说出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了。但她始终不放弃不灰心,在刻苦练习后,她说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话一一天气真温暖。她终于学会了说话,这项常人本来就拥有的功能。正是她明知事倍功半,却依然要做的决心,才令她脱出了聋盲人不会说话的绝境,也为她后续的诗文创作奠定了基础。
这个女孩,是海伦·凯勒。
同样,中国也有如此事例
政治家欧阳修,四岁丧父,幼时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笔与纸,但他十分想学习写字,于是,他的母亲就折下植物的根茎,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这样的练习效果极差,根本比不上笔与纸,但他们又能怎么办呢?以荻作笔,以沙为纸,他这样日日练习,他依然获得了状元。他还喜欢看书,但家中并没有多余的钱买书,怎么办呢?他就向家里有书的人家借书,趁着农忙间隙将书抄下来,再拿回家慢慢研读。他读一本书读得极慢,速度远远比不上普通人,他不仅要读,还要抄。可就是这样,他用极其贫瘠的物质条件,成为了一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就算事倍功半也一样要去做,强调的不只是“去做”,还是“一样”,是一种态度。既已下定决心,就不畏困苦,一样去做。如果条件有限,那么就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虽事倍功半,但做了,就是胜利。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找不到捷径,那么笨方法也一样可行。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走对了路,那么无论长短,每一条路都通往曙光。虽然直线距离最短,但谁又说绕曲线不行呢?只要你肯走,你期待的结果终将到来。
长夜无白昼,但至少还有月光,这微弱的月光或许需要你拼尽全力来创造,但它能够引领你走向光明。
就算事倍功半,你也会一样去做吗?
我的答案是,会!
(写于小学五年级)
济南高新区海川中学旅游路校区,七年级一班,赵润泽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