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2.5cmx2.5cm
附边款: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元稹《寒露九月节》)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与白露相似,寒露也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时节,露水更浓,寒气更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来。寒露常见天气有雾霾天气、寒露风、华西秋雨等。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南方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呈现冬季景象。
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寒露时节,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华南地区将会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寒露后养生应多喝水、注意保暖。
作者:牛玉忠(赤壁斋主、关林刀客),文学学士,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洛阳市书法家协会学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洛阳印社副秘书长,洛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偃师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理论教育委员会主任,偃师电视台副台长、编辑、记者、播音主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新闻贡献奖”获得者。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赛获奖并入展;其论文先后在《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书法核心刊物发表;其撰写、拍摄、编辑、制作的《偃师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电视专题片报送中书协、省书协,获洛阳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十佳”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