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这篇《中秋赋》从《礼记》中 “秋夕拜月” 的古礼,到黎民百姓 “夜宴赏月” 的欢趣;从钱塘潮头 “势若雷奔” 的壮阔,到桂苑飞觞 “声如鹤唳” 的雅逸,珠山樵夫以笔为舟,载我们在中秋的千年习俗里穿行。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孔明灯起,每一处典故都似一盏灯,照亮了古人对中秋的珍视。
更动人的,是赋中“古月今照”。“嫦娥探月”破九霄寻桂魄,“北斗导航”连四海耀星光。古人叹 “江畔月初照”的时空怅惘,化作今人驾 “星河舟正扬”的天地豪情。这轮曾照过汉唐宫阙的明月,如今又映着华夏儿女探索宇宙的征程,让中秋的意蕴,延伸出民族奋进的磅礴力量。请欣赏!】
珠山樵夫
金风送爽,玉露凝香。值三秋之半序,临八月之清商。望皓魄浮空,昭昭兮辉涵四海;听蛩声绕砌,唧唧兮韵满千堂。
溯其源也,肇自轩皇;究其本也,兴于礼邦。《礼记》载“秋夕拜月”,天子承天而荐享;黎元传“夜宴赏月”,庶民顺时以称觞。祭月坛前,古柏凝烟含肃穆;燃灯庭畔,新醅泛绿溢芬芳。
若乃习俗流传,风情各异。钱塘观潮,见洪涛拍岸,势若雷奔千里;桂苑飞觞,闻雅曲随风,声如鹤唳九霄。月饼圆融,象征人间之聚首;孔明灯起,承载心上之祈祧。吴刚伐桂,千年砺斧终不辍;嫦娥奔月,万古怀乡岂肯摇。

至若今时,科技腾骧。嫦娥探月,破九霄而寻桂魄;北斗导航,连四海而耀星光。古人叹“江畔月初照”,徒留时空之怅惘;今士驾“星河舟正扬”,已展天地之苍茫。古月依然,照过汉唐宫阙;今人更甚,巡来银汉疆场。
是夜也,天宇澄明,山河静穆。千家灯火,映阶前之花影;一曲笙箫,透帘外之云幄。或举盏邀月,叙手足之温情;或援笔题诗,抒胸中之丘壑。虽隔千里,共此清辉脉脉;纵处四方,同怀佳愿灼灼。

嗟乎!月有盈亏,人有聚散。惟此中秋嘉节,能融古今之思,能合天人之赞。愿清辉永驻,照九州之安乐;愿芳辰长在,佑四海之平安。聊赋短章,以寄此情;遥斟桂酒,再祈明年。
颂曰:
金风送爽遍三秋,玉魄浮空照九州。
祭月古仪承《礼记》,观潮盛景冠中秋。
饼圆恰似人团聚,灯起遥传愿久留。
今有嫦娥探宇宙,清辉依旧照高楼。(乙巳年.仲秋)

傅延法,笔名珠山樵夫,山东青岛人,青岛诗词学会会员,青岛胶南双珠诗社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文联副秘书长。
六十年代生人,爱好文学,诗词歌赋。在工商企业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崇尚自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知足常乐是自己的人生信念。散文诗词歌赋作品散见于国内网络及纸质刊物。


(“都市头条·乡村记忆”主编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曾在诸城市任职。退休,现居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志》副主编、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