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华夏,双节同庆!
作者:冉光彩
暮色渐沉时,一轮满月悄然攀上东方的檐角。它像温润的玉壁,被天幕托举着,渐渐晕染出金黄的轮廊。这是中秋的月亮,也是国庆的月色……当团圆的清辉与山河的壮阔在此刻交融,天地间便铺展开一卷名为“家国”的写意长轴。
老家的院落里,母亲正将月饼切成菱形的薄片,馅料里裹着核桃与青红丝,甜中带涩,恰如发月熬出的滋味,父亲擦拭着那面染红了色的国旗,布面在晚风中轻颤,仿佛仍能听见七十年前天安门城楼的宣言。孩子们追逐着灯笼的光影,笑声惊动了桂树下的蟋蟀,而远处城镇的高楼上;霓虹拼出“盛世华诞”的标语。
月光漫过这些细碎的路段,把个体的悲欢,集体的记忆,都酿成同一盏琥珀色的酒。
我忽然想起熟煌壁画上的飞天,衣袂间流淌的月光与夕阳并无二致。千喜年前的人们举头望见这轮明月时,可曾想过它终将照亮一个复兴的朝代?此刻的月光正掠过高铁穿行的隧道,掠过航天并成崭新的铁塔架,掠过层层稻田——它见过太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就像此刻的万家灯火,每一盏都是对“团圆”最生动的诠释。
子夜的风带着桂香拂过,阳台上那盆蟹爪兰忽然开了花。母亲说这是双节的吉兆,父亲却指着夜空:“看,北斗七星多亮。”我仰头望去,银河如练,星子似钉在夜幕上的勋章。这让人想起那些驻守在边彊的勇士,他们守护的星辰,如今正照耀着寻常百姓的窗棂。月光在茶杯里碎成银箔时,我忽然懂得;中秋的圆,是游子衣襟上的线头;国庆的庆,是大地脉搏的共振。当二者重叠,便成了中国人最深邃的抒情——以小家之圆满,致大国之长安。
作者简历
冉光彩,重庆酉阳人,丛事机电管理工作。爱好文学,诗歌有时兴诗一首高歌一曲,表达自己的内心愉快!
多年已来,在打工生活中写写画画,接触众多文朋诗友,在学习写作中受益匪浅。目前,在重庆酉州油茶有限公司从事机电工作!
(图文供稿:冉光彩)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