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中秋思亲
作者:杨五春
秋山极目接青岑,
涧水鸣矶漾碎金。
万里家人瞻桂魄,
何当膝下共清吟。
2025年10月6日下午4点
中秋思母
作者:杨五春
台风“麦德姆”过境的夜晚,窗玻璃被雨点抽打得噼啪响,我攥着块没吃完的月饼,芝麻粒从指缝漏到裤腿上,黏在布料上,像撒了把细碎的星子 。恍惚间又看见母亲划火柴时的样子——她右手食指第二关节,鼓着块常年握锄头磨出的厚茧,擦火柴时总爱用拇指顶着茧子蹭盒面,"刺啦"一声脆响,橙红的火苗倏地窜起来,把她眼角的皱纹照得透亮,像浸了油的棉纸,泛着暖黄的光 。
"得给月亮公公献一下 。"她边说边弯腰,往院中的青石板上搁那只豁了口的粗瓷碗 。碗里先盛半碗澄亮的江水饭,再抓一小撮雪白的熟米饭,掰一点酥饼、小白饼,又从竹篮里拣出两棵圆滚滚的板栗,剥好的核桃仁碎零零摆了几点 。左手稳稳抬着三柱点燃的青香,烟丝袅袅往上飘,她猫着腰小步走向大门口,蓝布衫后背的补丁在火光里忽明忽暗 。嘴里念叨的词儿断断续续飘进我耳朵:"月亮公公尝尝...保佑我们全家在外头空手出门,保财归家...能吃上热乎饭..."说到最后几个字,声音忽然顿了顿,像被风呛着,咳嗽了两声,抬手用袖口胡乱抹了抹鼻子,指尖还沾着点饼屑 。
如今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雨腥气扑在脸上,凉得人鼻尖发酸 。我摸了摸裤腿上的芝麻,忽然想起那天她摆完供的模样 。她揣着刚烀熟的青包谷,还有装在布兜里、冒着热气的小毛豆往回走,桌上早已摆好了大酥饼、小白饼 。回来时,她裤脚沾着草屑,鞋跟还卡着片枯树叶,走路时轻轻蹭着地面 。转身收拾东西时,围裙带子扫过灶台,"哐当"一声碰倒了装盐的小陶罐,雪白的盐粒撒了一地,在昏黄的灯光下,像没来得及化的薄雪 。
雨还在下,敲得窗沿哒哒响 。我把月饼凑到嘴边,豆沙馅的甜混着雨水的凉,顺着喉咙滑进心里 。忽然听见楼下有人喊"收衣服咯",那嗓音粗哑,尾音带着熟悉的拖腔,像极了母亲当年在晒谷场,踮着脚喊我回家吃饭的调调 ,一瞬间,记忆与现实交织,眼眶竟不自觉发潮 。
2025年10月6日晚上10点
作者简介
杨五春,男,云南玉溪江川江城黄营人,1972年生。初中文化,玉溪诗词协会会员,9年前毕业于《龙风文学院》初二发表处女作。曾在贵州网络诗社,云南老干部诗词协会,玉溪,江川等各大刊物发表诗词散文无数,稿费领了近3千元。本人喜欢书法,楷行隶篆等,现从业花卉盆栽销售,妥妥的个体户,在昆明晋城经营着《五春斋花艺店》。
(图文供稿:杨五春)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