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特刊第38期 总第52期)
皖东文专委参加安徽省诗词学会40周年“四秩风华 皖雅流芳”纪念大会

10月4日,“安徽省诗词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安徽第二届诗词大会颁奖仪式”在合肥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华诗词学会指导,安徽省诗词学会与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搜狐安徽承办,全省16地市诗词学会共同协办。省人大、省社科联相关领导,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学会、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对学会四十年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皖东文专委会长李德新、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涛,副会长吴传训、杨士明、张银辉,副秘书长周萍,委员牛全圣、陈锋,顾问阚新兰、刘恒昌以及皖东参加“2025安徽第二届诗词大会”的定远中学朱梦冉、定远第三初级中学王翊馨和赵倾晨同学一行13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大会以“四秩风华 皖雅流芳”为主题,分为四大篇章系统回顾学会发展历程。会前,皖东文专委代表参观了“诗词长廊・40周年成果展”,通过老照片、典籍文献和活动影像,深入了解学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从几十名会员发展为覆盖全省的文化社团,推动“诗词六进”工程、整理出版《皖雅续集》等重要成果。
在庄重的致敬仪式上,滁州定远老一辈诗人张溶川和全椒诗教名家项东升作为“安徽诗路先驱人物”被追授表彰。他们早年在皖东地区传播诗词文化、培育诗教火种的事迹,成为江淮文脉传承的生动注脚。同时,皖东文专委顾问阚新兰、副会长张银辉获评“安徽诗坛砥柱人物”,两人长期致力于地方诗词创作发展,在推动滁州诗词组织建设与诗词文化普及、培养青年诗人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会议期间,皖东文专委代表全程参与观看“诗词组织的使命和担当”圆桌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等专家围绕“新时代诗词文化创新传播”展开研讨,提出“以数字化赋能诗教”“构建诗词文化生态圈”等建议,为基层诗词组织发展提供新思路。大会还举行新会员入会仪式,三名不同年龄段的诗词爱好者加入学会,展现了诗词文化传承的代际接力。

“此次盛会既是对学会四十年耕耘的总结,更是对皖东诗词工作的激励。”皖东文专委参会人员一致表示,通过现场学习,深刻感受到省学会在学术研究、社会动员、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下一步,皖东文专委将重点依托“皖东诗词”以及地方文化研究平台,系统挖掘整理皖东地域诗词文化资源,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学术支撑。同时,将借鉴省学会“诗词六进”经验,重点推进诗教进校园、进社区等工作开展,与滁州本地中小学合作开设诗词兴趣课堂,继续深化提升“皖东风雅”主题诗词创作活动。明确“以诗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方向,推动诗词文化与滁州地方文旅等多种项目、多种形式深度融合,让古典诗词成为皖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以本土化内容提升区域诗词文化影响力。
会议结束后,皖东文专委全体参会代表集体合影,在“安徽诗词”的千年回响中,皖东文专委一行带着荣誉、信心与使命踏上返程。正如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邹志高在致辞中所言:“四十年弦歌不辍,新时代再启新程”,皖东诗词人将以此次盛会为最新的起点和契机,深耕地域文化沃土,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发展,为江淮诗潮注入更多皖东风雅。

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顾 问:阚新兰 裘新江 张道锋 罗后长 凌明光 黄朝晖 刘恒昌 岳 华
会 长:李德新
常务副会长:陈文亮
副 会 长:吴传训 许华茂 王武亭 杨士明 田益全 夏 军 李文涛 张银辉 朱曙光 樊明朝
秘 书 长:李文涛
副 秘 书长:史国闻 武星光 戴 浩 许开踟 周 萍
【皖东诗词】编辑部
主 编:王武亭
执行主编:张银辉
执行副主编:杨士明 田益全
编 委:史国闻 武星光 许开踟 周 萍 王华立 哈锦祥 朱曙光 陈松海 丁其飞 杨 康 李晓云 郑耀东 李龙先
本期撰稿:吴传训
本期摄影:吴传训 牛全圣(等)
本期制作:张银辉
终 审:会长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