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排律·初咏开化(中华通韵)
作者:薛志鹏
开源格物三衢会,崇化致知听雨轩。
仲晦先生舒妙笔,伯恭子寿墨鸿篇。
逍遥堂上无穷论,十户荒村不废言。
沧海初流初涌地,九山半水半分田。
长街罗汉排云阵,独木成佛梦带涎。
龙顶一壶千载话,根雕方寸万年禅。
【注】
①开化:指浙江衢州市开化县。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吴越王钱弘俶在常山西部设开化场。
②开源格物三衢会,崇化致知听雨轩:开源、崇化: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县,取开源与崇化各一字命名;三衢会:南宋淳熙三年(1176 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在崇化乡包山书院创办“三衢之会”,开创浙西理学传播先河;格物致知:《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致知在格物……”,是朱熹推崇的理学思想之一;听雨轩:南宋淳熙元年(1174 年),崇化乡(今马金镇)乡贤汪观国与其弟汪杞创建,汪观国又办义塾“逍遥堂”与“听雨轩”,是朱熹“格物致知”思想实践场。
③仲晦、伯恭、子寿:仲晦:指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伯恭:指吕祖谦,字伯恭,世称“小东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子寿:指陆九龄,字子寿,人称复斋先生,著有《复斋文集》。
④十户荒村不废言:明清时期,崇化乡“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先后出进士214名,居衢州前列。
⑤沧海初流初涌地,九山半水半分田:开化是钱塘江之源,东流入海,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⑥罗汉、成佛:开化根雕可追溯至唐代,其680米五百罗汉阵叹为观止,其以“法天贵真”为核心的《酣睡佛》弥勒憨态可掬,嘴角流涎更添趣。开化是根宫佛国旅游区,吉尼斯认证的“全球最大根雕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⑦龙顶、方寸:龙顶:指被誉为“杯中森林”“水中芭蕾”的开化龙顶茶;方寸:出自《西游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原意指“一寸见方”,后指“心”。古人认为“心”在胸,约方寸大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此处为双关语:其一,指心;其二,与“万年”互文,形成时空张力。
⑧2025年10月7日凌晨,书于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