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祖国华诞的喜庆氛围中,10月1日至2日,首届“武韵中华”非遗武术大会在长春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启幕。这场汇聚了吉林省武术界顶尖力量的文化盛宴,以刚健有力的招式、底蕴深厚的传承,为春城人民献上了一份饱含中华魂、武术情的国庆厚礼,让非遗武术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也映照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乐享文化生活的幸福图景。
活动期间,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广场人头攒动、掌声雷动。每天11:00、14:00、17:00三场演出,场场座无虚席。从集体武术的气势恢宏,到个人展演的精妙绝伦;从老武术家的沉稳大气,到非遗武术的原汁原味,每一个节目都彰显着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演出打破传统边界,将戏曲的婉转、模仿秀的灵动、情景剧的生动与武术相融合,让劈挂拳的刚猛、猴拳的诙谐、八卦掌的圆活、苗刀的凌厉,在多元艺术碰撞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根基,又传递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
群星荟萃,高手云集,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中国武术六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劈挂拳》传人冯国毅,以硬气功表演再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
被誉为“关东猴王”的荆振德,其猴拳、猴棍惟妙惟肖,将灵动机变演绎得淋漓尽致;
吉林省武术协会少年功夫团的小将们更是不甘示弱,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气势昂扬,用稚嫩却坚定的招式,展现出非遗武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希望,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这场精彩绝伦的武术盛宴,离不开吉林省武术协会的精心筹备与深耕付出。在徐万东主席的多年带领下,成立于1965年的吉林省武术协会,始终秉承“团结、创新、和谐、发展”的办会宗旨,践行“大武术观”思想,深耕传统拳种传承,推动现代武术创新,为吉林省武术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协会下设的螳螂拳、少林拳、形意拳等分会,如同一个个坚实的基石,托起了吉林武术的发展大厦,让劈挂拳、苗刀、猴拳等非遗武术项目走出传承人的小院,走进大众视野,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传递民族精神的文化纽带。
当武术名家的身影与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色古香交相辉映,当观众的欢呼声与国庆的喜庆氛围融为一体,这幅“武韵中华、国泰民安”的美好画卷,正是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生动写照。此次“武韵中华”非遗武术大会,不仅是一场文化展演,更是一次爱国主义精神的传递,它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在一招一式中浸润人心,让广大市民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升腾起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自豪。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此次大会的圆满落幕,是吉林省武术协会传承非遗、弘扬武术文化的又一里程碑。未来,愿吉林省武术协会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让中华武术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春城大地上持续闪耀,为推动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更多“武”力,也祝愿祖国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现代力量的驱动下,愈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愈发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