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深处的临池记忆
—— 答 春暖花开. 王秀美老师
文/李咸化(山东济南)
@春暖花开. 王老师您好!每当回望过往,那些与临池相关的人与事,总如陈酿般在记忆里愈发醇厚。毕竟都是临池人,彼此知根知底,许多片段即便隔了几十年,依旧清晰如昨。
初识您,是在大临池学校的一次联谊赛事。那年双和管区联中小学在王希贵与建福老师带领下,来与临池学校打友谊赛,乒乓球台在露天,是水泥板做的。我和李绪业打完球,他虽得过临池中学组冠军,那会儿却还不是我的对手。接着王玉华老师又与我对垒。挥拍间,手指不慎被球台边沿划破,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正手忙脚乱时,是您和孙兆俊老师快步走来,取来药水与纱布,小心翼翼地为我包扎。那时候,您在我眼里就是位细心的大美女老师,这份温暖,我记了大半辈子。
后来再与您近距离接触,已是1993年我调去周村之后。建福老师为我这个学生设宴接风,是在周村有名的"知味斋",席间有王衍和老师、梅医生、李修生、张毅,还有您。故人重逢,酒杯里盛的都是临池岁月的留恋与怀念。三十二年了,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说到临池的师友,总绕不开你的丈夫高晋明大哥。1985年,他受县委组织部委托,来南北寺学校考察干部,那会儿叫选拔第三梯队,我们便是在那次谈话中相识的。多年后,他去电厂找刘荣惠主任小聚,我特意赶去作陪,席间聊起临池的变迁,感慨万千。后来虽少见,但这份情谊始终在。还请王老师转告我诚挚的问候。
在南北寺学校工作的那些年,我曾有过几次调去党政机关的机会,可学校实在舍不得放人。现在想来,或许正是这份挽留,让我与临池的缘分更深了几分。
而与临池的缘分,早在求学时便已注定。当年能走进校园,真要好好感谢高晋昌老师。那时村里推荐上学者,需经贫下中农评议,我连续几年被推荐,却总因社会关系一栏里"姥爷毕斗南,旧社会周村商会会长,地主资本家"的标注而落选。最后那一年,是韩勤杰书记与高晋昌老师四处奔走,反复说明情况,才帮我圆了上学梦。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
记得1975年,我与学玲同批被推荐上学。她高中毕业,在村里表现成绩突出,排在第一;我忝列第五。按当时规矩,前两名能上大学,第三名往后只能选中专:师范、农校或是护校。我被选进师范,从此与教育结缘。
那年,七五年十月十一日清晨,天下着濛濛小雨,我挑着行李从良家翻山越岭去邹平师范报到。说起来,挑担上学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在农村插队七年,推车挑担、起石头打坯是家常便饭;爬白云山拔草,赶普集集市卖草绳,拉着地排车去辛店买水泥檀条、到济南拉木材煤炭,动辄徒步上百里,星夜兼程是常事。那会儿连自行车都稀罕,去邹平得先步行到周村再转车。早在文革串联时,我就有过徒步去邹平领补助的经历,徒步串联每月补8元钱、半年的粮票,准备去韶山,靠双脚丈量。沿津浦线到上海杭州从陇海线折返,大约要徒步三千多公里。结果步行到上海,国家下令停止了大串联,返回原籍复课闹革命。
那天挑着被褥杂物翻山越岭,走了五个多小时才到师范校门口。接站的老师同学见我这副模样,都愣住了,大概没见过挑着担子来上学的新生。这事后来成了老师同学间的趣谈,于我而言,不过是段苦中作乐的记忆罢了。
与学玲的缘分,也始于乒乓球台。她比我晚一年到南北寺学校,我、她与王交争老师常凑在一起打乒乓球。交争曾拿过临池公社青年组冠军,学玲更厉害,代表邹平县参加过地区少年赛,1985年全县教职工比赛还得了女子单打亚军。我呢,1966年邹平县中学生赛上被评报为国家乒乓球项目的三级运动员,师范时也得过单打冠亚军。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成了球场上的老搭档。
只是那时,她是年轻有为的英语老师,我学历、年龄都差着一截,压根没敢往婚姻上想。多亏了刘庭杰老教师,他那时与我同住一间宿舍,教了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与礼节,后来又主动当起月老。还有校领导与其他老师的撮合,当然,最该感谢的是学玲,她抛开世俗观念,甘愿与我携手。这份情,今生今世我都铭记在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年我也算没辜负她的选择。通过自考、函授、进修,我拿下了不少学历与职称,或许在同龄人里,这般执着于学习的,不算多见吧。
临池的风,吹过了几十年;临池的人,温暖了一辈子。那些球场上的汗水、求学路上的脚印、师友间的扶持,都成了生命里最珍贵的底色。王老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古稀之年,在建福老师的组织下,在金周村旱码头几次再相逢,倍加亲切,相逢是首歌,这首歌,让我们的晚年岁月快乐幸福,光辉灿烂!
附: 王老师与学玲的聊天记录
A:看见了学玲和咸化,就想起了学玲和咸化。72年我分配到大临池学校仼教,和学玲的婶子王玉芬成了同事。不久学玲考上大学,因为学玲的叔叔李圣德是当地有名的大学生,村里人都议论说,李家香火旺,代代出大学生。当时咸化老师挑担求学的事也传的沸沸扬扬。后来两人都成了教育战线的两名猛将。有一天,刘庭杰老师告诉我说,他要为学玲和咸化保大媒,我高兴地说,刘老师你真有眼光,这两个人是郎才女,是天生的一对,你要保成功呵!这不,现在都当姥爷姥娘了。八十年代,我老公从部队转地方,上级部门派他选拔一批年轻干部,临池乡有两个名额,一个是咸化老师,一个是解景山老师。后来解景山老师出仼西董乡副乡长,咸化老师南北寺不让走,在南北寺当副校长。当时我曾十分惋惜地对我老公说,副校长有什么好当的,凭咸化的才能,任个县级干部是把好手!往事如在昨天,可早己成了故事。
B:王秀美老师,衷心感谢您的美赞,也感谢您对我们家庭的认可。时光匆匆,五十年转瞬即逝,世间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熟悉的叔叔和婶子,如今已不在我们身边,每每想起,心中仍有怅然。
A:我们也早已褪去当年的青涩,步入古稀之年。回首过往,有风雨也有暖阳,那些与亲友相伴的时光,都成了珍贵的回忆。如今只愿抛开繁杂,守着平淡日常,与家人相互陪伴,平安快乐地安度晚年,不负这余下的美好时光。
祝王老师双节快乐!全家幸福安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B:谢谢学玲老师!愿彼此幸福,快乐,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