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指导:赵艺媛 伊兰 孙凯
文学指导:王芳闻
嘉宾诗人:郭翰
晚会执导:贞礼
音频总监:相思入梦
场务监督:宋翠云
图文制作:贞礼
晚会主持: 贞礼
嘉宾诗人郭翰,民盟盟员,贵州省社科联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网评员。大学毕业,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任编辑、记者六年,曾任《祖国》杂志贵州站主编,求是《小康》杂志驻市站站长、《贵阳文史》执行副总编,《贵州民族报》毕节新闻报道组组长、毕节新闻周刊主编等职,现在一家中央级媒体负责贵州工作。在《散文诗》《星星诗刊》《齐鲁文学》《贵州日报》《校园诗刊》《贵州诗人》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上百篇。获得省内外征文奖30余次。
2012年获凤凰网十大写手提名;2014-2015年获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先进个人”、“优秀网评员”、2016-2018年获多彩贵州网“优秀网评员”等称号,2019年—2024年,连续五年获得民盟贵州省委“优秀盟员”称号。
文章获得过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3次。
文章选入《中国诗歌地理.贵阳九人诗选》《贵州建省600年》《贵州诗人四十年》《乌蒙见证》《遵义诗歌精选》《中国乡土作家》丛书等,在多家网络媒体开设有个人专栏。
🌸晚会议程🌸
“诗意中秋.情暖乌蒙”
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朗诵会
(史飞翔读书会2025年9月29日总第47期)
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秘书长贞礼
晚会议程
一.19:30分主持人开场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尊敬的史飞翔先生,尊敬的赵艺媛主任,尊敬的王芳闻女士,尊敬的郭翰先生以及史飞翔读书会的各位文朋诵友,大家晚上好!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9月,我们也即将迎来伟大祖国76周年的辉煌华诞和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
我是主持人贞礼。今天是2025年9月29日,此刻华灯初上,在这个国庆与中秋温馨相遇并完美交融的美好时节,我们以诗相约,相聚在史飞翔读书会,非常荣幸的迎来了9月份诵读月嘉宾郭翰先生,并举办第47期“诗意中秋.情暖乌蒙”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在此,我在美丽的十三朝古都长安,向郭翰先生以及莅临史飞翔读书会的各位尊贵的嘉宾、作家诗人、朗诵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提前祝大家国庆中秋,花好月圆,阖家幸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也并祝今晚的朗诵会圆满成功!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原陕西电视台主持人、木兰书院阅读会主席、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主任赵艺媛女士致辞!
二.嘉宾致辞
1.原陕西电视台主持人、木兰书院阅读会主席、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主任赵艺媛女士致辞
“诗意中秋·情暖乌蒙”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艺媛主任致辞
尊敬的著名文化学者史飞翔老师,尊敬的著名丝路行吟诗人、丝路国际诗人联合会王芳闻主席,尊敬的诗人,今晚朗诵专场月的主人郭翰老师,尊敬的贵州省诗人协会副秘书长陈雪琴女士,尊敬的贵州省师协副秘书长沈慧恒女士,尊敬的贵州省媒体编辑胡静女士,美丽的秘书长、主持人贞礼女士,以及亲爱的史飞翔读书会的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主任赵艺媛!
金秋送爽,皓月当空,山河锦绣,举国同庆。在这中秋团圆、国庆欢腾的双节之际,我们以声音为桥、以诗意为媒,相聚在“诗意中秋·情暖乌蒙”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首先,我谨代表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向屏幕前每一位热爱诗歌、珍视传统文化的朋友,致以最诚挚的双节祝福!
乌蒙大地钟灵毓秀,群山褶皱里藏着岁月的厚重,田垄阡陌间载着生活的温情。而郭翰先生的诗歌,恰如这片土地孕育的精灵——他以农村成长的独特经历为根,用简洁明快的文字勾勒乡土风物,让泥土的芬芳浸透诗行;以洪峰般汹涌的思考为脉,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书写出“如秋果般厚实”的生命感悟。从《幽静的竹林》里“岁月的沧桑”,到田园牧歌中的心灵坚守,他的作品既是个人与生活的交锋独白,更是乌蒙大地精神肌理的生动描摹。
今天,我们以诵读之名,让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穿越屏幕。当声音邂逅诗句,当月光映照乡愁,郭翰先生笔下的坚韧与温情,便化作了可感的牵挂与共鸣——这共鸣,是中秋“团圆”的传统基因与乡土情怀的深情相拥,是浮躁尘世中心灵对宁静的向往,更是乌蒙文化在诗意中的传承与绽放。
中秋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温情守望,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团圆的深切期盼,国庆是“五星闪耀,山河无恙”的豪迈礼赞,镌刻着祖国70余载风雨兼程的奋斗荣光。
此刻,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正被同一轮明月照亮。愿我们在诵读中读懂乡土的厚重,在诗意中感受团圆的温暖,让郭翰先生的文字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让乌蒙的温情与中秋的诗意,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
当皎洁的明月遇上鲜艳的国旗,团圆的温情便与家国的豪情交融,成为我们心中最动人的风景。
最后,我衷心的预祝本次线上专场朗诵晚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双节快乐、阖家幸福,同时,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艺媛主任精彩而温馨的致辞,也在此祝美丽优雅的艺媛主任双节愉快。那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最熟悉的著名丝路行吟诗人,本月文学指导,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丝路文化院院长王芳闻女士致辞,掌声欢迎!
2.晚会特邀嘉宾:本月文学指导、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丝路文化院院长王芳闻女士致辞。
秋月诗意浓——评郭翰诗的意象美
王芳闻(致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西安古城的金银丹桂竞相绽放,一场场迎中秋朗诵会接连上演。空气中飘着花香,耳畔萦绕着诗香,这样的氛围实在令人沉醉。今天,我们首先要热烈祝贺贵州青年诗人郭翰西安朗诵月活动圆满成功!同时,也借此机会,衷心祝福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中秋佳节快乐,阖家幸福美满!
提到郭翰,大家或许有所了解,他是贵州一位极具实力的年轻诗人。他的诗风里,藏着贵州山水独有的婉约与清丽,尤其是他那一组思秋、念秋、吟秋的诗作,字里行间仿佛能让人看见梵净山的秀丽、黄果树瀑布的激情,苗寨稻田的碧绿,呈现出水灵灵的泥土清香,值得经久回味。接下来,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组诗,聊聊其中动人的意象之美。
整体读下来,郭翰的诗歌有两个鲜明的核心主题——“乡村”与“秋”。他的语言不华丽,反倒像田间的泥土一样质朴,但这份质朴里,藏着极细腻的生活感知。他特别擅长把我们身边的日常场景,转化成带着温度的意象,让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一下子就生出了诗意。
先看《秋色图》。这首诗开篇特别妙,用“成”和“熟”两个字破题,简单两个字,却精准抓住了秋天的内核。诗里写了低垂的稻穗、啃草的老牛、饱满的高粱、泛红的柿子,这些意象一个个堆在一起,就像一幅写实的乡土秋收画,满是烟火气。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包谷林风涛像父亲胡渣子挂破月光”这句——他把自然的风涛和父亲的形象绑在一起,让秋景多了份父爱的守护感,最后用“金黄的诱惑”收尾,连丰收的喜悦都变得具体可感。
再说说《花在墙角绽放》。这首诗的开头很有想象力,“石头侧着耳朵倾听,悄悄告诉花草”,用这样奇幻的画面切入,接着又落到“风雨飘摇中仍唯美活着”的心境里。一虚一实之间,把墙角那朵小花的“弱小”和“坚韧”写得特别动人。尤其是“装模作样也要生根开放”这句,特别戳人——就像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哪怕处境单薄,也依然会抱着对“灿烂”的期待,这份情感特别真挚,不刻意不做作。
还有《稻香》这首,层次感特别清晰。诗里把“稻香”分成了三层:先是“一缕淡淡的乡愁”,藏在月色和田野里;再是“一幅丰收的景”,装着农民的喜悦;最后升成“时代的脚步”,连着乡村振兴的美景。他用“稻香,是……”的排比短句,读起来像浅唱一样顺口,结尾“金黄的期待”和“饱满悠长的诗行”相互呼应,既有画面感,又留有余味。
《秋意·私语》则更像一段轻声独白。郭翰把自己比作“秋天的落叶”“天空的飞鸟”,写了“想远走高飞,却又恋着秋的风雨”的矛盾心境,一下子就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诗里还藏着小细节,“吹口哨的孩童”“叶落无声”,他把这些当成秋的“潜台词”,用微小的日常片段勾勒秋的氛围,避开了秋景描写的俗套。
最后聊聊《干净的炊烟》。这首诗的开篇很有意思,“把村庄喝遍,也醉不倒阳光的温暖和干净的炊烟”,一下子就把乡村的温暖写得有了“醉意”。还有“整个乡村仰面躺下,美如花瓣”这个比喻,让原本静态的村庄,突然有了柔美的姿态。诗里还写了夜色里的砸酒声、狗吠声,动静结合,既写出了乡村的宁静,又藏着鲜活的生活质感。而“炊烟越来越干净”这句,更暗合了乡村的变迁,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五首诗都带着浓厚的“乡土情怀”。郭翰不用华丽的辞藻,却能用最接地气的意象打动人心——这就是他诗歌里最珍贵的力量。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解读,能让大家对郭翰的秋诗有更深的理解,也能为这个中秋,添一份诗意。谢谢各位朗诵家和听众朋友!
🌸主持人:感谢芳闻主席的节日祝福,在这篇意境非常美的致辞中,对郭翰先生的诗歌做了婉约与清丽的赏析,也让我们欣赏到了郭翰先生诗歌的美。在此也祝芳闻主席节日快乐,生活美满幸福。
接下来第三位致辞嘉宾是郭翰先生的文友陈雪琴女士,也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的介绍,陈雪琴:90后,时评人,青年诗人,从事传媒工作已五年以上,贵州省诗人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诗人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作品在《农民日报》《中国日报》《法治日报》《中国报道》《社区文化》《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等媒体刊载,“诗写山乡话巨变”大型征稿活动负责人之一,独立策划过“七夕特辑”、“火把节”诗歌新媒体主题文化活动,偶有获奖。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贵州省诗人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诗人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陈雪琴女士致辞
3.贵州省诗人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诗人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陈雪琴女士致辞
尊敬的史飞翔先生,赵艺媛主任,芳闻主席,贞礼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亲爱的诗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
能有机会参加郭翰先生的诗意中秋,情暖乌蒙作品诵读月活动发言。
大家好!
当夏末的余温渐渐沉淀为秋的醇厚,当风里开始带着桂香与书卷的气息,我们因文字而聚,因诗意而逢。
今天,为传承笔尖的力量,为赴一场声音与文字的邀约,郭翰先生“诗意中秋.情暖乌蒙”主题作品诵读月活动,有机会欣赏,甚是高兴。
文学、诗歌对我而言,每个创作者都是独特的“摆渡人”,以笔为桨,在生活的河流里打捞闪光的片段,再酿成可供品读的篇章。而郭翰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在诗与文的世界里深耕多年的摆渡人。
他的身份是多元的,是诗人,便以赤子之心写尽山河草木、人间烟火,让《秋色图》里“包谷林醒着”的夜、《高原的风》里“格桑花摇着星子”的晨,都成了可感可触的诗意;是作家,便以细腻笔触记录时代褶皱里的温度,那些关于故土、关于父辈、关于寻常日子的文字,读来总让人想起自家窗台上的月光、田埂间的炊烟;是记者与文史编者,便以敏锐的洞察触摸时代脉搏,以严谨的态度梳理文化脉络,让文字既有烟火气,亦有书卷香。
这些年,郭翰先生的笔从未停下。他的作品散见于《散文诗》《星星诗刊》等刊物,更入选《贵州诗人四十年》《中国诗歌地理贵阳九人诗选》等选本,三十余次斩获省内外文学奖项,每一个字、每一首诗,都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坚守。
而今天,我们以诵读的方式与这些文字相遇,正是想让躺在纸页上的文字“活”起来,让声音带着我们走进他笔下的高原,触摸那里的风;走进他书写的秋日,遇见田埂上的父亲;走进他心中的世界,感受那份藏在文字里的赤诚与深情。
文学的意义,从来不止于白纸黑字的记录,更在于跨越时空的共鸣。当我们开口诵读郭翰先生的作品,便是在与他的思想对话,与同频的灵魂相拥。
或许此刻,有人会因一句诗想起家乡的秋,有人会因一段文触动心底的暖,这便是文字的魔力,也是我们相聚于此的意义。亲爱的老师们、诗友们,这场关于声音与文字的盛宴已然开启。
愿我们都能放下浮躁,静下心来,在诵读中品味郭翰先生笔下的深刻意蕴,在文字里感受生活的诗意与力量。
最后,预祝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活动圆满成功!也愿我们都能在这场文学之约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的感谢陈雪琴老师,用诗人的情怀,真诚的来对郭翰先生的诗歌进行了仔细的解读,令人敬佩。在这里也祝陈雪琴老师双节快乐。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郭汉先生的文友沈慧恒女士。
沈慧恒,诗词作者、时评人,就职于贵州省交通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交通报驻贵州记者站工作人员,系中华好书领读行贵阳组委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诗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新媒体委员会副主任。诗歌、词、曲、散文等常见相关报刊及媒体。参与多次贵州大型文艺采风活动,“诗写山乡话巨变”大型征文活动负责人之一,作品曾入选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教育组优秀文章作品展。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贵州省诗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新媒体委员会副主任沈慧恒女士致辞!
4.贵州省诗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新媒体委员会副主任 沈惠恒女士致辞
🌸尊敬的史飞翔先生、赵艺媛主任、芳闻主席、贞礼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以及师友:
大家好!
郭翰先生是我的诗友,也是我近十年的“兄弟”,更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同窗”。
很荣幸能在 郭翰先生“诗意中秋・情暖乌蒙” 作品诵读月活动中发言。
此刻,明月将圆未圆,诗意正浓,我们相聚在史飞翔读书会,以诵读为“桥”,连接古今,传递温情,这本身就是一场跨越地域的诗歌对话。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喜相逢,中秋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从 “举头望明月” 的思乡情,到 “但愿人长久” 的美好愿,从 “平分秋色一轮满” 的自然美,到 “月是故乡明” 的归属感,千百年间,文人墨客将对团圆、对家国、对生活的热爱,都揉进了这一轮明月里。
今天我们诵读郭翰的诗歌,并不是简单的文字重现,而是在唤醒内心深处那份对传统文化和情怀的认同与热爱。
原来千年前的古人,和我们一样,会在月圆之夜思念亲人、感怀时光,会用最凝练的语言,把最真挚的情感写成永恒。
我们都生长在乌蒙大地,这里山高水长,既有 “乌蒙磅礴走泥丸” 的豪迈,也有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的灵秀。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勤劳与坚韧;这里的每一张笑脸,都藏着温暖与真诚。 中秋本就是团圆的节日,而我们以诗为媒,让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相聚在此,用声音传递情感,用诵读连接你我,这不仅是文化的交流,更是心与心的靠近。
感谢郭翰先生,老师们今天的每一句诵读,都会成为乌蒙秋夜的一颗星,照亮彼此的心灵;每一次共鸣,都会化作温暖的力量,让这个中秋更有温度,更有温度。
常言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愿这个中秋,我们在诗里相遇,在情里相拥,让乌蒙的月光,照亮每一个逐梦的远方;让诗词的力量,温暖每一颗向往美好的心。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的感谢沈慧恒老师精彩而温馨的致辞。今晚我们每一句的诵读,都会成为乌蒙秋夜的一颗星,照亮彼此的心灵,是的,我们隔屏相望,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愿我们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一起来感受诗词的力量。好,再次把节日的祝福送给沈慧恒老师。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郭翰先生的文友胡静女士。
胡静,从事传媒工作,贵州省诗人协会首席摄影师,媒体编辑、记者,贵州省社科联“社科笔杆子”,多篇报道在《农民日报》《法治日报》《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刊载。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贵州省诗人协会首席摄影师,媒体编辑、记者胡静女士致辞致辞!
5.贵州省诗人协会首席摄影师,媒体编辑、记者胡静女士致辞致辞
🌸尊敬的史飞翔先生,赵艺媛主任,芳闻主席、贞礼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亲爱的诗友们。
大家好!
今夜,乌蒙山下月色正好,桂香萦绕间,我们以“诗意中秋·情暖乌蒙”为名相聚,共赴这场与诗歌的约定,心中满是温暖与期待。首先,我谨代表读书会,向每一位因热爱而来的朋友,致以最真切的中秋祝福!
今天,我们要一同走进诗人郭翰的世界。他的诗里没有远方的喧嚣,只有乌蒙大地的乡土气息,是田埂上的晨露,是屋檐下的炊烟,是山间吹来的风,每一句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像极了我们记忆里故乡的模样。
更难得的是,读他的诗时,心头的浮躁会慢慢沉淀,那些被生活琐事缠绕的焦虑,总能在他质朴的字句里找到安放,最终收获一份久违的内心宁静。
这份与郭翰诗歌的联结,一守就是多年。从最初几个人在书房里轻声共读,到后来带着诗句走进田间地头,再到如今每年中秋都以他的作品为主题举办朗诵会。
我们坚持的,不只是对一首诗、一位诗人的喜爱,更是想为乌蒙的乡亲们,为每一个渴望心灵栖息的人,留住这份能让人静下来的诗意。
今夜,当郭翰的诗句再次在这方天地间响起,愿我们都能在乡土的意境里触摸温暖,在宁静的诗意中感受中秋的美好。
最后,愿这轮中秋月常伴诗意,愿大家对文学的热爱,能在乌蒙大地上长久延续。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的感谢胡静老师的精彩致辞,就像他说的,郭翰老师的诗歌,每一句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像极了我们记忆里的故乡。真的是非常的美啊,再次把节日的祝福送给胡静老师,祝您双节愉快,阖家幸福安康。
嘉宾致辞环节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名家朗诵郭翰先生作品朗诵环节,今天我们有请到的是西安广播电视台十优节目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常务副主任伊兰老师,以及中国播音界"金声奖"优秀主持人史飞祥读书会公益导读孙凯老师,现在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位朗诵艺术家的精彩演绎。
三.名家朗诵郭翰先生作品环节
1.西安广播电视台十优节目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常务副主任伊兰朗诵《当夏天走来的时候》
伊 兰,本名何兰,祖籍陕西西安。西安广播电视台1997、2010年两届十优主持人。曾创办主持《艺海方舟》《夜色温柔》《周六会客厅》《文化西安》《艺术西安》等节目。现为西雅图中文电台(Chinese Radio Seattle)《艺术人生》主持人。2.“金声奖”优秀主持人、史飞翔读书会公益导读老师孙凯朗诵《与诗有关的日子》
🌸主持人:非常的感谢伊兰、孙凯老师对郭翰先生诗歌的深情演绎。让我们一同把最深情的祝福送给美丽的伊兰老师和帅气的孙凯老师。祝两位老师国庆中秋佳节愉快。
接下来我们将有请我们今晚的主角,9月份尊贵的诵读月嘉宾诗人郭翰先生,在此致辞之前,也为大家隆重的介绍郭翰先生。
郭翰,民盟盟员,贵州省社科联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网评员。大学毕业,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任编辑、记者六年,曾任《祖国》杂志贵州站主编,求是《小康》杂志驻市站站长、《贵阳文史》执行副总编,《贵州民族报》毕节新闻报道组组长、毕节新闻周刊主编等职,现在一家中央级媒体负责贵州工作。在《散文诗》《星星诗刊》《齐鲁文学》《贵州日报》《校园诗刊》《贵州诗人》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上百篇。获得省内外征文奖30余次。
2012年获凤凰网十大写手提名;2014-2015年获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先进个人”、“优秀网评员”、2016-2018年获多彩贵州网“优秀网评员”等称号,2019年—2024年,连续五年获得民盟贵州省委“优秀盟员”称号。
文章获得过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3次。
文章选入《中国诗歌地理.贵阳九人诗选》《贵州建省600年》《贵州诗人四十年》《乌蒙见证》《遵义诗歌精选》《中国乡土作家》丛书等,在多家网络媒体开设有个人专栏。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尊贵的嘉宾诗人郭翰先生致辞,掌声欢迎!
四.晚会特邀嘉宾:主题月作家贵州诗人郭翰先生致辞。
🌸尊敬的史飞翔先生、赵艺媛主任、芳闻主席、贞礼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亲爱的诗友们: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丰收季节,诗意芬芳。
当史飞翔读书会以“诵读”的名义,让我的文字在这个九月与大家相逢时,我正坐在书桌前翻检旧稿。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纸页上,那些多年前写下的句子,忽然像被唤醒的“老友”,在光影里轻轻颤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文字或许会在纸页上沉淀,但它从不会真正沉寂,而今天这场以声为媒的邀约,正是要给这些沉睡的文字,重新注入呼吸与心跳,感动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在此,深切感动各位老师一个月来的苦付出,为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诗歌爱好者倾注这么多心血和经历,深表谢意,永远难忘。
于我而言,与文字的缘分,是一场贯穿半生的修行,而身上的每一个身份,都是这场修行里的不同注脚。
我曾背着相机与笔记本,在黔贵大地上走了近三十年。从贵阳的甲秀楼到威宁的草海,从黔东南的苗寨鼓楼到黔北的赤水河畔,我见过清晨薄雾里挑着担子赶早集的老人,听过黄昏田埂上孩童追逐时的笑声,也记录过城市变迁中老街巷的不舍与新生。
那些行走中的所见所闻,不是冰冷的新闻素材,而是流淌在笔尖的温度,它们后来变成了“黔地风物记”里的篇章,变成了散文中“带着露水的文字”,因为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写作,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空想,而是脚踩大地的倾听。
在堆满旧档案的库房里,在与老学者的促膝长谈中,我触摸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从明代的屯堡文化到近代的文人轶事,从青岩古镇的石板路到阳明洞的晨钟暮鼓。
这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故事,让我深知文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文明传承的载体。
我常常在想,“我们记录过去,不是为了沉溺回忆,而是为了让今天的人,能从历史的肌理中,读懂脚下土地的厚重。”也让我的写作多了一份敬畏,每一个字,都要对得起那些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文脉。
而当我坐在书桌前写作时,所有的经历都化作了笔下的养分。那些在采访中听到的民间歌谣,变成了诗歌里的韵律。
有人问我,你的文字里总带着“贵州的味道”,是不是刻意为之?其实不然,一个人的写作,从来都是他生活的投影。我站在这片土地上,听它的风声,闻它的花香,它的气息自然就融进了我的文字里。
至于那些所谓的“荣誉”,这些身份让我有机会站在不同的平台上发声,但我始终记得,自己最根本的身份,是一个“写作者”。就像评论员的工作让我学会用理性的视角观察世界,但回到书桌前,我依然愿意用最柔软的笔触,去写人心的温暖、草木的生长。
因为我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字最动人的力量,永远来自于对生命的真诚关照。
今天,当我们谈论“诵读”,其实是在谈论一种最古老也最温暖的交流方式。在没有书籍的年代,人们靠口耳相传,让故事与诗歌流传下来;而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方式,当我的文字经由各位的声音被演绎,当你们的情感与我的文字碰撞,字里行间,便有了新的生命,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文字的魔力,也是诵读的意义。
我要感谢世界丝路国际诗歌委员会、史飞翔读书会、丝路文化院、文汇书院、木兰书院、陕西省散文学会文艺评论委员会等影响力组织的关照,对本人诗歌30+进行朗诵,深情并茂,情真意切栽培,作为诗歌爱好者, 为我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史飞翔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文学的传播,他常说“文学是心灵的灯塔”,而这场诵读月活动,就是要让这盏灯塔,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我也要感谢今天到场的每一位老师、诗友,感谢你们愿意用声音,为我的文字插上翅膀。
这个月里,我的文字借你们的声音,让我度过每个带着诗和远方的夜晚,在这个空间里流淌、回响。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当成“郭翰作品朗诵专场”,而当成一场“文字与声音的派对”,你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可以带着自己的故事去感受,甚至可以在诵读中,发现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文字密码,不管文字是好是坏,我都会虔诚的带着感动,把各位老师关爱,永远放在心中。
愿这个九月,我们都能在声音与文字的交织中,听见星星的歌声,也听见自己心底的回响。
也祝福各位老师、诗友万事顺意,节日快乐,永远有诗和远方的陪伴。
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这样一个金秋月照的夜晚,非常的感谢郭翰先生深情而真诚的致辞,感谢郭翰先生一个月来的陪伴,对读书会的鼓励,郭翰先生的诗歌也让我们感受着乡间的美好,以及大自然的快意。
也正如郭翰先生所说,愿这个9月,能在声音与文字的交织中,听见星星的歌声,听见自己心底的回响。好,我们也衷心祝愿郭翰先生国庆中秋佳节快乐,万事如意,愿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今到梧桐染黛风,枫红荻白画图中。沧浪亭外云烟起,一枕秋声入梦来。亲爱的朋友们,我是今晚的主持人贞礼。
在这宁静的夜晚,窗外灯火辉煌,月亮已经高挂夜空,此刻心情格外激动,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诗人郭翰先生的诗歌中,一起感受这诗意的火花,开启今晚的诗歌盛宴,“诗意中秋,情暖乌蒙”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史飞翔读书会导读老师宋翠云为我们郭翰先生的诗歌《夜深人静的站台》,也请其他20位朗诵嘉宾依次登场,掌声有请宋翠云老师。
五.诗意中秋.情暖乌蒙”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朗诵会(21个节目)
1. 宋翠云《夜深人静的站台》
2. 腊梅《秋意.私语》
3.琴海之中《桂花飘香》
4.董涛《娄山关行记》
5.木兰诗雨《赶乡场》
6.琳子《秋色图》
7.阳光雨《昆明的夜》
8.陈莉《秋意》
9.红叶《夏夜的雨》
10.紧握幸福《高原的风.初夏小院》
11.一默《风的诱惑》
12.韩莉《父亲的背影》🍎
13.平儿《流云及蓝蓝的天空》
14.强莉《我被高原的阳光抽了一巴掌》
15.寇荷池《父亲的生日》
16.马兰花开《从金黄的玉米说开去》《稻香》
17.铃儿响叮当《烟斗记》
18.云儿《父亲的背影》
19.芷夏《母亲一朵盛开的康乃馨》
20.贞礼《抒写乡村烟火味》
21.相思入梦《惟愿时光花开成蝶》
六.主持人结束语及10月份作家 许泽夫先生作品诵读月预告
🌸主持人:诗歌如月光洒在我们的心田,照亮了灵魂的角落,洗涤了尘世的喧嚣。感谢每一位朗诵者用美妙的声音唤醒了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诗行里,都有你优雅的气质,也诠释了诗歌的真谛。在这个美丽的月夜,愿我们都能在诗歌的世界里找到心灵的归宿,也让我们怀着对诗歌的敬畏和热爱,告别今晚的朗诵会。“诗意中秋,情暖乌蒙”郭翰先生作品诵读月线上专场朗诵会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也让预告10月份诵读月的嘉宾诗人著名作家许泽夫先生。
许泽夫,祖籍地出生地履职地均是安徽肥东。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诗刊》《文艺报》《十月》等,出版诗集、散文诗集、长篇纪实文学集12部,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文艺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另获《安徽文学》期刊奖、《诗歌月刊》七夕征文一等奖、“中国天马散文诗奖”“世界华文散文诗金奖”“世界华文桂冠诗人奖”、省委宣传部“安徽十大阅读推广人”等多项。
近年来潜心编剧革命题材院线电影《双山阻击战》(央视六套播出)《浴血蒋家河口》(中宣部发文全国城市影院展映七部抗战电影之一)等已在全国公映,《双河暴动》《决战黄疃庙》拍竣进入后期制作,《岳西红军便衣队》《不屈的梁园》等多部获国家电影局《拍摄许可证》并即将拍摄。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散文随笔学会专职副会长,现任安徽省包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许泽夫先生莅临史飞翔读书会10月份诵读月专场。也欢迎各位朗诵爱好者一起加入到许泽夫先生作品的诵读月活动中。
明月在眼前,欢乐在中秋,月满人间,灯火盈天。亲爱的读书会的文朋师友,今天的晚会到此圆满结束,愿大家花好月圆,欢乐满人间。共同祝愿月圆人安乐,国泰民安,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朋友们再见!
时间:2025年9月29日周一晚19:30分
地点:史飞翔读书会朗诵群
主办:史飞翔读书会 文汇书院
陕西省散文学会文艺评论委员会
陕西省社促会文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史飞翔读书会诵读委员会
协办:天下史馆 贵州省诗人协会
木兰书院 丝路文化院 陕西省社促会诵读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