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愿飞歌》以惠州山水人文为背景,将历史典故与企业发展困境相融合,既体现对卢化南先生的敬意,也寄托了对企业破局腾飞的祈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解读:
一、山水人文,底蕴深厚
开篇以“高榜山上挂金榜,千年榕下诉衷肠”点出惠州地标,高榜山象征功名与志向,千年榕则寓意历史沉淀与坚韧精神。“青蒿济世启屠呦,东坡遗韵满惠阳”借屠呦呦与苏轼的典故,暗喻智慧与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为后文“文化赋能”埋下伏笔。
二、祈愿破局,智慧领航
“孔子像前香三炷,愿借春风渡企航”以虔诚祈愿开篇,引出对企业发展的思考。“莫道商海多险浪,且看智者破苍茫”呼应卢化南先生的探索精神,强调智慧在应对商海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十八难关皆可越,文化为舟渡劫波”则将企业困境与文化力量结合,提出以文化为支撑突破难关的理念。
三、务实经营,稳健发展
诗中针对企业实际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产品提质如琢玉,转型生户似移山”强调质量与转型的重要性;“环保达标守绿线,开源节流控成本”体现可持续发展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莫让浮华迷心志,勤学善思开新篇”则提醒企业保持清醒,通过学习创新开拓未来。
四、历史镜鉴,精神传承
“陈门四杰留德政,葛洪抱朴炼青蒿。苏子遗爱化春雨,润得桃李满城芳”以惠州历史人物(陈鹏飞、葛洪、苏轼)的事迹,传递德政、专注与奉献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榜样。“古来成事皆需智,岂有豪杰不读书?”进一步强调智慧与学习的重要性,呼应卢化南先生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五、坚韧前行,未来可期
面对资金短缺、市场波动等困境,诗中鼓励“纵是资金如断流,亦有智囊破迷局”“错投方向及时转,战线莫拉过长线”,倡导灵活应对与稳健策略。结尾以“春水春柳年年绿,花香果硕岁岁甜”“待到山花烂漫时,共看苍生展笑颜”寄托对企业复苏、社会繁荣的美好愿景,呼应卢化南先生“为苍生谋”的初心。
全诗将地域文化、历史智慧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既表达了对卢化南先生的敬意,也为企业破局提供了文化与实践层面的启示,展现了“文化赋能、智慧领航”的核心主题。
崔永元
20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