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州南城门:一座城楼的千年史诗
作者:高金秀

在凉州的天际线上,南城门楼如一位沉默的老者,承载着千年的风风雨雨。它始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为纪念凉州总管卫王杨爽的赫赫武功而建,名曰昭武门。这座城楼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凉州史。
明代重修后,它成为河西走廊“金城汤池”的重要一环。可惜在1927年的大地震中,这座雄伟的建筑毁于一旦,仅剩下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直到1999年,武威市政府筹资千万,动员民众捐资,历时两年多,才让这座古老的城楼重焕光彩。

如今的南城门楼通高39.6米,下部是仿古城砖砌筑的基座,开有三个拱形门洞,将原有的土墩遗址包裹其中。上部是三层重檐歇山顶式仿明代建筑,56根巨型立柱支撑着整个楼阁,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一心。
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夜雨打瓦”奇观。在晴朗无风的夜晚,登上城楼,能清晰地听到如细雨打在瓦上的声音,这一神奇现象被列为“凉州古八景”之一。想象一下,在寂静的夜晚,站在城楼上,听着这神秘的雨声,仿佛能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

城楼内还设有五凉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时期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珍贵的文物,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南城门楼广场也是一大亮点,占地4万多平方米,有图腾柱、太平鼎、金水桥等景观。每到夜晚,华灯初上,这里便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凉州南城门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凉州历史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如今依然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如果你来到凉州,一定要来看看这座不一般的南城门楼,感受它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