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时节话秋雨
作者:宁正广
朗诵:涌 泉

中秋前夜,南宁城里,风雨大作。邕江的水,竟也涨过了警戒线,浊浪排空,颇有些骇人。细雨绵绵,下得人心里也湿漉漉的。
向来中秋是赏月的佳节,而今夜却只得听雨。雨点打在窗上,噼啪作响,仿佛在嘲笑着人间这徒然的期待。人们备下的月饼、柚子,原是为着团圆之乐,此刻却只能对着昏黄的灯光,咀嚼着无味的食物。
我想,秋雨未必不如明月。明月固然皎洁,却总是高高在上,冷眼旁观;而秋雨却肯俯就人间,浸透每一寸土地。只是人们向来只记得仰望,却忘了俯察。

江边的老榕树在风中摇曳,它的根须早已被洪水浸泡,却依然挺立。树下常有小贩叫卖,今夜却空无一人。只有浑浊的江水,默默吞噬着岸边的石阶。
邻家的孩子趴在窗前,用手指在玻璃上画着想象中的月亮。他的母亲在一旁叹气,说今年又看不到月亮了。孩子却道:"雨点就是碎了的月光呀。"此言一出,满室寂然。
雨势渐小,但云层依旧厚重。远处的高楼灯火通明,恍若星辰倒悬。人们用人工的光亮,对抗着天然的黑暗,倒也是一种倔强。
中秋的雨,下得不是时候,却下得正是地方。它冲刷着城市的浮尘,也冲刷着人心的燥热。只是不知道,待到云开月现时,人们是否还记得这场不合时宜的秋雨?
天总是要晴的,洪水也总会退去。唯有那被雨水打湿的中秋记忆,会长久地留在某些人的心里,成为另一种滋味的团圆。

【作者简介】宁正广,男,广西钦州浦北籍人,大专文化,现居住在南宁市,已退休。曾当过煤矿工人,76年在煤矿转干,任罗城矿务局桥头矿宣传科组织干事,科长。工作期间去河南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进修。后转入广西司法系统,长期从事党政领导岗位工作。本人喜欢读书,写字写作,尤为喜欢散文,论文写作,工作期间曾在《中国监狱》《广西司法》《广西监狱》发表过散文、论文多篇,也曾多次有散文、论文获奖。

【朗诵简介】涌泉,曾经的新闻媒体资深编辑、主持人,现国内多家平台主播。深爱读书、朗诵,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较高的文字文学造诣,使其朗诵作品能深刻理解把握原作立意、主题,准确表达原作情感内涵。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