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四百零二)》
作者:张志江(北京)
四百零二
斗智斗勇
旗翻鼓震风霆怒,
马啸钟鸣日月昏。
冢虎无情迷将相,
云龙有意弄乾坤。
注:蜀魏北伐对峙中,粮草补给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变量。司马懿以“扬长避短”的战略判断,提出“坚守耗粮”策略对抗蜀军进攻;首、次句,表明蜀汉数万大军,浩浩荡荡二出祁山;“冢虎”,司马懿;“云龙”,喻诸葛亮;三、四句,表明蜀汉与曹魏之间,在攻防战略上斗智斗勇。

此诗以二十八字凝练蜀魏对峙的张力,将刀光剑影与战略博弈熔于一炉,尽显“斗智斗勇”的核心题旨。
意象铺陈:声色交织的战场画卷

首联“旗翻鼓震风霆怒,马啸钟鸣日月昏”以视听交响勾勒军威。“旗翻鼓震”摹写阵列开合、号令传扬之态,“风霆怒”以自然伟力喻军势之盛;“马啸钟鸣”兼具战马嘶鸣的燥烈与钟声回荡的沉凝,“日月昏”则以天象暗写战事之烈——天地仿佛为数万蜀军的浩荡气势所笼罩。两句无一字直写兵力,却通过光影、声响与氛围的渲染,将二出祁山的壮阔军容具象化,与注中“浩浩荡荡”的描述形成诗与注的呼应。
人物对举:龙虎相争的战略博弈

尾联“冢虎无情迷将相,云龙有意弄乾坤”以精准喻体切入核心冲突。“冢虎”司马懿的“无情”,恰是其“坚守耗粮”策略的生动注脚——他深知蜀军粮草短板,以坚壁清野的持久之计消耗对手,令蜀汉将相陷入进退维谷的迷局;“云龙”诸葛亮的“有意弄乾坤”,则彰显其北伐复汉的雄心与运筹帷幄的智慧,即便受制于粮运,仍力图以谋略扭转战局。“迷”与“弄”二字形成鲜明张力,精准概括了曹魏“守”与蜀汉“攻”的战略对峙,恰如注中所言,是蜀魏之间“斗智斗勇”的直接写照。

全诗以景起势,以人收束,意象与史实互为表里。“风霆怒”“日月昏”的战场气象,终落于“冢虎”“云龙”的智略交锋,既再现了二出祁山的历史场景,更暗合“天下为局弈无赢”的史诗主题——即便双方耗尽心力博弈,终究难改乱世分合的大势。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二十八)》
作者:张志江(北京)
二十八
收张辽(押有韵)

击惇胜备大将军,
倚重良才贤太守。
且喜春来对酒行,
休言腊尽摧枯朽。

注:“惇”,夏侯惇;“备”,刘备;“大将军”,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太守”,北地太守;“春来”、“腊尽”,喻吕布败亡后,张辽被曹操收下。

张志江,字乐天,号观潮散人。北京八大处。
偶有小作散见于相关载体。其【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系列作品】等,被优选进《今日头条》、《百度》等数十家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