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陕西讯(特约记者 孔绪牢)“邻里有恙送药来,行医半世情不改”,在华县及潼关等地,85岁的方五京老人是街坊邻里口中的“暖心老大夫”。从青春年少到鬓染霜华,他扎根基层医疗一线六十余载,用医术守护健康,用医德温暖人心,更以快板顺口溜传递知识,活成了群众心中的“宝藏老人”。
方五京的从医路,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从华县大明农中毕业后,先返乡参与劳动,1959年进入高塘医院学习,学成后分配至柿村医院工作。1963年,他应征入伍赴新疆服役,在328医院培训后担任连队卫生员,三年军旅生涯更坚定了他“为他人治痛”的初心。复员后,他回到大队医疗站,成了村民的“健康守门人”——面对常见病,他诊治得心应手;遇上村民有需求,他出诊随叫随到,始终坚持“让群众花少钱、不跑路、及时治病”。
政策改革后,方五京携老伴赴潼关县太要镇陈家城租房开诊所,后来又应邀前往桥峪水库诊疗点,为务工民工诊治常见病,无论在哪,他的仁心仁术都广受认可。如今虽年事已高,他却从不停歇:一边坚持学习钻研医疗知识,一边琢磨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健康与伦理知识,编写的快板顺口溜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通俗性,还整理成专辑出版,成了居民手中的“健康科普手册”。
“谁家头疼脑热,他知道了准上门送药”,这是邻居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从连队卫生员到村医、诊所大夫,方五京用一言一行诠释“医者仁心”,不仅以精湛医术解除患者病痛,更以高尚医德赢得了 广大患者的赞誉,成为基层医疗领域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编辑:雷世锋